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9篇
  15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转化利用废弃木耳菌渣,解决木耳菌渣稻苗基质化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稻苗黄化现象问题,通过分析木耳菌渣理化性质及对水稻种子采取硫酸亚铁溶液浸种处理的方法,进行木耳菌渣稻苗基质化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腐熟菌渣的有机质含量、保水性及速效养分等特性有利于做水稻育苗基质,但盐分浓度较高、偏碱性、密度较小不适宜单一菌渣做育苗基质;2)单一菌渣基质培育稻苗,会出现黄化现象,原因在于单一菌渣基质有效铁含量偏低,造成了叶片含铁量少;3)硫酸亚铁浸种处理可以控制稻苗黄化现象,但会诱导植株株高伸长;4)0.014mol/L硫酸亚铁与0.051mmol/L多效唑混合浸种液在20℃下浸种处理3d,能够有效控制稻苗黄化现象和植株的徒长。同体积的腐熟菌渣和稻田土混合配制成的育苗基质,稻种采用硫酸亚铁溶液与多效唑溶液混合浸种处理的方法,能够育出壮实的大龄机插秧苗。  相似文献   
2.
比久和多效唑混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吸光度为210nm、流动相配比为甲醇:乙腈:水=40:20:40的条件下,多效唑和比久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比久的保留时间约为3.19min,多效唑的保留时间约为11.83min。加标回收率:比久为108.69%,多效唑为90.39%。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索优质杂交油菜氮肥施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与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纯氮20kg/667m2抽薹期叶面喷施(浓度200mg/kg)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油菜产量最高,为227.9kg/667m2,增产达显著水平;施纯氮15kg/667m2各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2)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可使硫甙含量增加1.07~3.52μmol/g饼,蛋白质含量增加0.91~2.74百分点,但对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均较小。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20kg/667m2且于抽薹期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使杂交油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以费乌瑞它脱毒马铃薯试管苗作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离体马铃薯试管苗生长、保存及试管苗移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0.4 mg/L多效唑能有效提高移栽茎段壮实程度和移栽成活率;0.6~0.8 mg/L多效唑能有效延长试管苗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柽柳和管花肉苁蓉为材料,研究了多效唑对柽柳生长和柽柳-管花肉苁蓉物质分配的调控作用。多效唑喷施试验结果:1)降低了柽柳株高,降低范围为7.9%~12.2%。2)提高了柽柳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升高幅度分别为19.4%~70.4%和19.0%~69.4%。3)增加了柽柳干物质向管花肉苁蓉的分配比例,管花肉苁蓉单株生物量增加8.2%~35.9%。4)当多效唑浓度为1.0~2.0g/L时,管花肉苁蓉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累积量均高于对照。5)多效唑适宜喷施浓度为:1.5~2.0g/L。结果表明,多效唑具有通过抑制柽柳徒长、提高柽柳光合速率和增加柽柳同化物向管花肉苁蓉的分配而提高管花肉苁蓉生物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要从与植物抗逆性有关的部分因素以及多效唑对植物的抗倒伏、抗旱性、抗冷性、抗热性、抗衰老和防草抗病性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多效唑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多效唑应用方面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生长箱中25±1℃恒温、光暗周期12/12h的条件下,研究了多效唑对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t,苦苣幕Sonchu oleraceus L.、小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 L,白苋Amaranthus albus L.等5种双子叶果固有害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上述5种杂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胚根、胚芽的伸长也受到了显著抑制。种子发芽及胚根、胚芽伸长对多效唑反应的敏感程度因杂草种类而异:白苋为极敏感型,5mg/L的多效唑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胚根胚芽长度。10mg/L的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发芽率和发芽势,15mg/L的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至50%以下,35mg/L的处理完全抑制了其种子萌发;苦苣莱为敏感型,25mg/L的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发芽率,100mg/L的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降至50%以下;小藜、圆叶牵牛和裂叶牵牛为不敏感型,200ms/L、150mg/L和200mg/L处理极显著降低发芽率,400mg/L浓度以上处理的小黎种子发芽率降至50%以下,圆叶牵牛种子在200。350mg/L.裂叶牵牛种子在200-500mg/L的多效唑浸渍中仍有90%左右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太子参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太子参高产栽培,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田条件下多效唑不同浓度叶面喷施对太子参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能提高太子参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高太子参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呈上升趋势。多效唑可促进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增幅相似。各处理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以100mg/L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为9.49μmol/(m~2·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多效唑浓度增大而增大;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均随着多效唑浓度增高而降低,除50mg/L处理光饱和点[1 000.80μmol/(m~2·s)]高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较对照低;所有处理光补偿点均较对照低;各处理太子参的产量均较对照高,以150mg/L处理的产量最高,为399.8kg/667m~2。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对春薯5号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马铃薯初花期,对其叶面进行喷施0.5、1.0、1.5、2.0g·L-1多效唑处理,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了多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其中以浓度为1.5g·L-1处理效果最显著,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8.9%,淀粉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4.7%。  相似文献   
10.
Paclobutrazol (2R,3R + 2S,3S)-1-(4 chlorophenyl)-4,4-dimethyl-2-(1,2,4-trizol-1-yl) pentan-3-ol), at 25, 50 and 150 mg active ingredient, was applied as a soil drench or stem application to 1-year-old ‘Topred Delicious’ apples. Root growth measured as relative root surface area was reduced by both soil and stem applicat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ry weight of the root tissue. The root-to-leaf-area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clobutrazol-treated plants.Water relations measured as leaf conductance and leaf water potential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paclobutrazol. Leaf conductance was higher in paclobutrazol-treated plants when the plants were turgid, as well as under some water stress. Leaf water potentia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reated plan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levels found in the leaf or root t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