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丙酸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增欣  邵涛 《草业学报》2009,18(2):102-107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多花黑麦草青贮饲料,评定不同浓度丙酸(0,0.20%,0.25%,0.30%)对其青贮发酵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丙酸对多花黑麦草青贮过程中VFAs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增加了发酵后期乳酸及WSC的含量及乳酸/乙酸值,在发酵初期降低了乳酸的含量和青贮初期pH值;降低AN/TN值、乙酸含量及生成速度;丙酸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现很高的趋势。综合考虑,0.25%添加水平,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2.
43.
丙酸咪唑苯脲的研制及其对梨形虫病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甲腈为起始原料 ,经硝化、环化、还原、缩合、成盐等五步反应合成抗梨形虫病新药丙酸咪唑苯脲 ,用 IR、UV、MS、1HNMR、13 CNMR、元素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UV法测定牛血药浓度及组织残留量。小白鼠 i P丙酸咪唑苯脲 ,LD50 =84.4± 1 3.5mg/kg。该药无致突变性和无致畸效应。用其治疗家畜梨形虫病 ,临床治愈率为 75%~ 1 0 0 %;预防水牛巴贝西虫病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分别为 0 .72 %和 1 0 %,两组差异特别显著 ( P<0 .0 1 )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以全胃营养灌注绵羊为试验动物 ,用物质代谢区室分析方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瘤胃乙酸、丙酸比例对体内氧化代谢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不同试验处理间营养灌注液能量、蛋白质水平相同 ,而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的乙酸、丙酸比例不同。三种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的乙酸、丙酸比例分别为75 :15(VFA1)、65 :25(VFA2)、45 :45(VFA3)。由测定引入 14C -乙酸后血液二氧化碳放射比强度—时间曲线上升段斜率(k值)反映体内氧化代谢强度。试验结果为 ,瘤胃灌注VFA1 时的k值显著高于灌注VFA2 和VFA3 时的k值(P<0.05) ,而VFA2 和VFA3 两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说明瘤胃灌注VFA1 时绵羊体内氧化代谢强度增加。向停止灌注24小时的绵羊瘤胃内灌注VFA1,血浆胰岛素水平在恢复灌注后缓慢上升。将瘤胃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由VFA1 换为VFA2 后 ,血浆胰岛素水平迅速上升 ,之后迅速下降 ,而由VFA2 换为VFA3 后未出现血浆胰岛素水平的明显变化 ,说明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与体内糖代谢调节状态有关 ,而瘤胃灌注VFA1 时的体内糖代谢调节状态与灌注VFA2 和VFA3 时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5.
46.
47.
《饲料工业》2019,(19):34-41
文章旨在研究富马酸及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C205,C226)的鱼油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在富含亚油酸(Linoleic acid,C182)的红花油(safflower oil)调控脂肪酸的代谢过程中对甲烷的合成效率及其代谢机制的影响,试验分为五个处理:对照组(Control,90 ml培养液:45 ml瘤胃液+45 ml人工唾液);SO(Control+红花油120 mg);SO-FO(SO+24 mg鱼油);SO-FA(SO+24 mmol/l富马酸);SO-FO-FA(SO+24 mg鱼油+24 mmol/l富马酸)。实验结果显示:3 h培养后,与对照组、SO、SOFO处理相比,SO-FA和SO-FO-FA处理都显著提高了培养液的pH值(P<0.05)和丙酸摩尔浓度(P<0.05),但降低了丁酸的摩尔浓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它四个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发酵气体产生总量(P<0.05)。其中,SO-FA和SO-FA-FO产生的发酵气体都显著高于SO和SO-FO(P<0.05)。经过12 h的培养,SO,SO-FO,SO-FA,SO-FO-FA都显著降低了甲烷气体总产量(P<0.05),其中SO-FOFA处理产生的甲烷总量最低。同时,与对照组相比,SO,SO-FO,SO-FA,SO-FO-FA的甲烷合成菌特异引物的mRNA表达量在培养6 h时显著降低(P<0.05);其中,SO-FO,SO-FA,SO-FO-FA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SO处理(P<0.05)。在培养过程中,富马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影响了红花油脂肪酸生物氢化进程:与SO相比,SO-FO,SO-FA,SO-FO-FA提高了总CLA(顺9,反11-共轭亚油酸与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的浓度(P<0.05)、顺9,反11-共轭亚油酸浓度(P<0.05)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浓度(P<0.05);SO-FO-FA最显著。丙酸生成前体(富马酸)和PMUF不影响瘤胃微生物的发酵作用。PMUF中有多个不饱和双键,而双键的氧化饱和作用又影响了亚油酸的生物氢化作用,从而提高了CLA的生成效率,也降低了甲烷的产量及甲烷生成菌的mRNA表达量。富马酸和PMUF的协同作用,加快代谢过程中氢的转移,使得CLA的生成量达到最高,甲烷的产量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8.
饲料的保存     
Tumb.  V.  赵凤启 《饲料广角》1989,(1):36-38
饲料在肉、奶、蛋生产成本中约占70~80%,要提高畜牧生产的经济效益,饲料的保存是重要一环。乍看起来,保存谷物和其他饲料作物质量的完成似乎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但对于畜牧生产者和饲料生产者来说,饲料的保存却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即使是很小的质量下降,都有可能会导致畜牧和饲料生产很大的  相似文献   
4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丙酸睾酮注射液中黄体酮、丙酸睾酮及苯甲酸雌二醇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2:18);检测波长为230nm,,在同一种检测条件下能同时测定3种组分的含量,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3种组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0.
沙打旺中微量3—硝基丙酸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