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518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6篇
  310篇
综合类   1034篇
农作物   71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283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镉胁迫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利用AMF菌根技术减少稻米镉超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分别在无镉胁迫和1 mg/kg镉胁迫的水稻育秧土壤中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以接种等量高温高压灭菌后的FM+RI菌剂为对照,30 d时测定这2种AMF对水稻秧苗根系的侵染率,并分析其对秧苗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镉含量的影响。【结果】在无镉胁迫的条件下,FM、RI对水稻秧苗根系的侵染率分别为33.4%和24.9%;与对照相比,FM和RI处理秧苗的株高分别增加8.6%和7.6%(P<0.05),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1 mg/kg镉胁迫的条件下,FM、RI对根系的侵染率分别为25.1%和20.3%;与对照相比,FM和RI处理秧苗的株高分别增加26.5%和21.0%(P<0.05),生物量分别增加33.1%和18.6%(P<0.05),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6.1%和15.2%(P<0.05),根系镉含量分别增加186.2%和207.7%(P<0.05),地上部分镉含量分别减少40.2%和36.8%(P<0.05),镉转运系数均降低80.0%(P<0.05)。【结论】FM和RI能够显著促进镉胁迫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增强根系对镉的固定能力,减少镉从地下部分到地上部分的转运。  相似文献   
102.
AM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四季豆生长影响的效应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利用菌根菌的解磷作用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减少化肥的施用,尝试给豆科植物接种AM菌剂和根瘤菌剂。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接种AM菌剂和接种根瘤菌剂可提高四季豆结瘤率和结瘤量(接种47d后结瘤量增多了67%)、增加根重和根径、促进四季豆生长、增加单果重及荚果大小,接种根瘤菌可增加根部土壤全氮含量和速效磷的含量,增加四季豆经济产量,最多达30%。  相似文献   
103.
以玉米为材料,利用3室隔网培养方法探讨了取自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多年施用与不施用有机肥的田间小区土壤,接种菌根菌(G.mosseae)对玉米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不同形态磷的影响,并对磷酸酶产生位点进行显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接种AM菌根菌对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增强作用。但作用程度在有机肥小区土壤上要大于无机肥小区土壤。菌丝分泌磷酸酶对土壤磷的吸收有益。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活性菌丝上有明显的酸性磷酸酶的反应产物,生产健壮的菌丝有较强的酶活性,衰老的菌丝未见酶反应产物,说明只有成熟的根外菌根菌丝才能分泌磷酸酶。  相似文献   
104.
张童  隋心  宋福强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2):144-150
为了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世界上研究最前沿的研究机构、研究作者、文献语种、学术期刊、学科和国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进而分析AMF研究概况和动态,旨在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结果显示:2008—2017年AMF研究论文数量共7109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6年文献数量最高;美国、中国、德国、印度、西班牙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美国文献数量最多,为1262篇;文献语种几乎都为英语,数量为6914篇;中国科学院、西班牙科学院、柏林自由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都灵大学发表的AMF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发表AMF研究成果的主要核心期刊是《Mycorrhiza》、《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New Phytologist》、《Applied Soil Ecology》;主要学科是农学、植物学、生态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真菌学等相关学科。综合来看,美国、中国以及德国在AMF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5.
以不同浓度的根际土壤浸提液(0.25、0.5、1mg·mL^-1)对马尾松种子及一年生幼苗进行处理,研究马尾松苗木根际土壤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马尾松根际土壤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为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率;对种子的胚根长、胚轴长、鲜重和干重的化感效应顺序为胚根长>胚轴长>鲜重>干重。浸提液浓度在0.25~0.5mg·mL^-1范围内时,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超过其临界值就开始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根际土壤浸提液浓度增加,幼苗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综合分析认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高浓度的根际土壤浸提液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根系修剪和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柑桔根系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盆栽实生枳幼苗为试材,对根系修剪(切除1/2主根)和接种不同AM真菌(Diversispora versiformis、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glomus intraradices)处理后植株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D.versiformis外,根系修剪能显著提高F.mosseae和R.intraradices的侵染率。根系修剪降低了非菌根化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植株总干重,但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后植株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均显著增加,且接种F.mosseae的效果更好。根系修剪显著降低了植株主根长度,但三级侧根数量和一级侧根密度均显著增加,根系修剪下接种F.mosseae增加侧根数量和一级侧根密度的总体效应最优。根系修剪后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的植株根系表面积、投影面积和体积均显著增加,并增加了0~1.5 cm短根系的总长度。根系修剪和AM真菌对枳侧根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07.
《现代园艺》2019,(23):152-153
陆地上几乎所有植物的根系都可与土壤菌根真菌形成互惠互利的菌根,其对植物生长和抵抗逆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园林绿化的角度,分析了菌根对树木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以及菌根真菌对树木抗盐胁迫、重金属污染和病虫害中的作用和机理,最后提出了菌根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8.
调查了海南八门湾8种红树植物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物种资源的分布。结果表明:8种红树均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但侵染程度各不相同;经初步分离、鉴定,共确定丛枝菌根真菌4属16种: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球囊霉属(Glomus)7种,Fuscutata 1种。其中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为优势属,首次在红树植物根际分离到巨孢囊霉属和Fuscutata两属真菌,Fuscutata savannicola为我国丛枝菌根真菌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9.
茶树接种VA菌根(丛枝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表明,茶树叶片接种VA菌根50d后,其叶绿素含量都高于未接种的。在光合有效辐射0~1200μmol/m2·s,接种VA菌根的茶树,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均有提高;而水分利用率前期快速增加,达到高峰然后下降;茶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片的自然饱和亏逐渐降低。接种VA菌根后,随着侵染率的增加,茶树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越少,脯氨酸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VA菌根能够提高茶树保护酶的活性,在生长到90d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达到最高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但增加幅度均比较小;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一直高于未接种的。  相似文献   
110.
一、大豆根腐病的种类及症状: 大豆根腐病分镰刀菌根腐病、疫霉菌根腐病两种,在我市主要发生的是镰刀菌根腐病,也是大豆常见的根腐病之一。主要发生在大豆苗期,病株根及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长条形至不规则形凹陷班,后扩展成环绕主根的大斑块,有的为害侧根,该菌主要为害皮层,造成病苗出土很慢,子叶褪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