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林业   421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72篇
  101篇
综合类   1930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1100篇
畜牧兽医   1442篇
园艺   421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目的]生物病害侵蚀露天石质文物,使其发生表面变色及风化等不可逆变化。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敬善寺区域是龙门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该区域石质文物的生物病害情况,对石质文物保护及病害防治措施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对该区域31个样点石质文物的生物病害进行样品采集。基于形态观察,结合ITS、16S rDNA特征片段的测序分析,对生物病害物种地衣、微型真菌、细菌、苔藓和藻类等进行鉴定;对受生物侵蚀的文物本体通过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地衣体中的化学酸,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衣和由生物结皮状复合物与沉积物中分离真菌的化学酸含量。[结果]形态观察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龙门石窟敬善寺区域内生物病害种类主要为地衣、苔藓、藻类、真菌和细菌,其中地衣7种,苔藓3种,藻类1种,真菌20种,可培养细菌7种,主要包括蓝细菌和放线菌门等,高通量测序结果与传统培养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和互补性。扫描电镜观察到不同侵害生物对石质文物的侵蚀深度不同,其中非地衣型真菌菌丝深入岩石深度可达100μm。调查区域内常见、具明显特征结构且覆盖度较大的主要生物病害为地衣和苔藓...  相似文献   
892.
在5个不同的时间(9月15日,10月1日,10月15日,10月30日,11月15日)覆盖处理冬季复式草坪,研究其对高羊茅和百慕大草坪组合的影响。通过对成坪时间、草坪质量、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的比较,采用LSD的最小差数显著法和灰色系统中的关联系数分析法得出,处理Ⅲ覆膜为最佳时间,处理Ⅱ其次,处理Ⅴ为最差。通过该试验可知在进行冬季复式草坪生产时,最好的覆膜时间为十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893.
在低鱼粉(15%鱼粉,LFM)饲料中,分别添加0.5%蛋氨酸、0.5%或1.0%胆汁酸盐、0.5%或1.0%牛磺酸(记为0.5%Met、0.5%Bile、1.0%Bile、0.5%Tau、1.0%Tau)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为5个实验处理组,以全鱼粉组(64.4%鱼粉,FM)和低鱼粉组(15%鱼粉,LFM)为对照,投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0.26±0.02)g]8周。结果表明:1)与LFM相比,0.5%Met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且各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FM组蛋白质效率最高,与0.5%Met组、1.0%Bile组、0.5%Tau组、1.0%Tau组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的全蟹体组成差异不明显,仅0.5%Met组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0%Bile和1.0%Tau组。2)LFM组肝胰腺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最高,FM组最低;肝胰腺总蛋白酶的活性FM组最高,其次是0.5%Met组,两者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FM组和0.5%Met组的肠总蛋白酶活性最高,0.5%Bile组次之;0.5%Met组的肝胰腺和肠道脂肪酶活性最高,1.0%Tau组的肝胰腺、LFM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最低。3)LFM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FM组和各处理组;FM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CAT)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组,其中LFM组活性最低。结果显示,补充0.5%Met促进了幼蟹的肝胰腺和肠道总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分泌,显著提高幼蟹的生长和抗氧化性能;添加0.5%、1.0%Bile可有效提高幼蟹肝胰腺、肠道的总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降低饲料系数;而补充0.5%、1.0%Tau均能显著提高幼蟹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补充胆汁酸和牛磺酸未能有效促进生长可能与饲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894.
为了研究Smad基因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前后肌肉生长过程中的功能,应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编码中华绒螯蟹Smad3(命名为Es Smad3)的cDNA全长序列2021 bp,包括36 bp的5′非翻译区(5′-UTR)、656 bp的3′非翻译区(3′-UTR)和编码442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蛋白质结构域分析显示EsSmad3含有MH1和MH2两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多序列比对显示,EsSmad3与人、斑马鱼、黑腹果蝇中的同源蛋白序列一致性分别为0.679、0.691、0.619。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EsSmad3在性成熟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及幼体不同蜕壳时期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转录水平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Es Smad3在性成熟个体的肝胰腺、眼柄、表皮、卵巢、精巢、心脏、螯足、鳃、三角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眼柄和精巢中表达量较高,心脏和肝胰腺中表达量最低。在幼体不同蜕壳时期的不同部位的肌肉中,Es Smad3表达量变化不同:步行足肌肉组织中EsSmad3 mRNA表达在蜕壳间期高于蜕壳前D_(3–4)期和蜕壳后A~B期,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螯足肌肉在蜕壳前晚期D_(3–4)期急剧下调(P0.05),蜕壳后A~B期开始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直至蜕皮间期C期。腹部肌肉组织中EsSmad3m RNA水平在蜕皮间期C期显著高于蜕壳后A~B期,这种上调一直持续到蜕壳前晚前期D_(3–4)。上述结果表明,Es Smad3在中华绒螯蟹蜕壳过程中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与蜕皮周期密切相关,推测Es Smad3参与了中华绒螯蟹蜕壳诱导的肌肉萎缩、生长及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895.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和生化分析等方法,对患“水瘪子”病病蟹的超微病理和病理生理进行研究。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病蟹肝胰腺、鳃、肌肉等组织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脂滴锐减,微绒毛肿胀、断裂,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内嵴紊乱、减少甚至消失形成空泡,内质网扩张或断裂为片层状结构;鳃上皮细胞角质膜变薄,细胞核异染色质化,角质层面伸出的指状突起破裂消失,上皮细胞顶膜形成的微绒毛杂乱、断裂甚至消失,角质膜下空腔增大,线粒体畸变,数量减少,内嵴减少,形成空泡,溶酶体数量增多,并与空泡和空泡化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严重病变的鳃上皮细胞中出现细菌颗粒,未见包涵体等病毒样颗粒;肌肉的病变主要是肌纤维松弛、断裂,肌质网溶解消失或者形成小泡,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细胞核固缩且边缘化。病理生理分析结果显示,病蟹血淋巴中血糖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健康蟹,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极显著高于健康蟹,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蟹;病蟹肝胰腺中肝糖原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蟹,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低于健康蟹。  相似文献   
896.
该文介绍了安康市县河镇谢坝村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谢坝村发展中华蜂产业的优势和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7.
张力派 《福建茶叶》2016,(8):279-280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落实于各大高校。然而,从客观角度来看,中华茶道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并未从中得到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对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效果形成一定制约。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是当代教育的现代化要求,且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下面,将主要针对中华茶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98.
中华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学校实施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尽管不同课程和专业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特点,但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是各课程教学与中华文化教育结合的共同出发点与归宿。由于学科间的差异,中华文化教育与不同课程相结合的意义不同,结合的基础也不尽相同。英语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使其与中华文化教育的结合具有特殊的意义;英语专业课程的文化属性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观念的更新、中华文化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明确定位、教育者素养的提高等,是两者结合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899.
正《中国蜂业》杂志,1934年1月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主办。杂志致力于对我国蜂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覆盖蜜蜂饲养、蜂产业发展、蜂业科研、蜂产品养生整个行业链。内容实用技术多,信息量大。有蜜蜂育种、中华蜜蜂、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蜜蜂病虫害防治、蜂产品加工与利用、国外最新养蜂科技、最新科研成果、产业发展等栏目。  相似文献   
900.
为了探寻适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总蛋白最佳提取方法,采用RC DC Protein Assay检测蛋白浓度、SDS-PAGE分析蛋白组成等,比较分析了用裂解液法Ⅰ、裂解液法Ⅱ和TCA/丙酮沉淀法提取中华绒螯蟹卵巢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应用3种方法提取的卵巢总蛋白浓度分别为15.59、13.05、0.65 mg/m L,用裂解液法提取的效果最佳,而TCA/丙酮沉淀法不适合用于中华绒螯蟹卵巢总蛋白的提取;SDS-PAGE电泳图谱进一步显示,用裂解液法Ⅱ提取的蛋白样品组成较为丰富,且重复性好,比较适合后续蛋白质组学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