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61篇
水产渔业   644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近年来,我省中华鳖养殖业发展迅速,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2007年4月中旬,由河北省水产局水产养殖处组织的中华鳖养殖联合指导小组,深入石家庄、保定两地市甲鱼养殖基地,重点对定兴绿源公司、阜平甲鱼基地、平山东冶甲鱼养殖场和鹿泉康态中华鳖良种场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指导,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制约中华鳖养殖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有益微生物对温室养鳖池水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养鳖池中投加光合细菌(PSB)、硝化细菌(NB)、玉垒菌(S30)和蜡质芽孢杆菌(BC)等有益微生物,以发挥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使温室养鳖池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残饵,排泄物等得以有效分解利用;通过对水体化学耗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等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向水体中投加光和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可以明显地改善水质,从而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和换水量,提高温室养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本项研究连续进行2年。1995年结果:鳖卵受精率89%,孵化率95%,稚鳖成活率99.1%,每只雌亲鳖利润1040.2元。研究过程中对亲鳖的选择及饲喂、产卵场的设置、鳖卵收集、孵化条件的控制、稚鳖培育等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4.
几种药物对中华鳖稚鳖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养鳖业发展迅速,使国内生产的种苗供不应求,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种苗进行养殖。根据我们的室内暂养结果和有关报道,稚鳖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毛霉菌病、水霉菌病、白斑病等,损失极大。为防止疾病的传入,促进我国养鳖业的健康发展,稚鳖在放入池塘进行养殖之前必须对鳖体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45.
1991年3月-1997年4月,对河南省新乡市集贸市场出售的龟鳖类动物进行了调查,经初步鉴定有12种,其中有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及1种河南省重点保护种类。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中华鳖胰脏、胃、肠组织中淀粉酶活力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对淀粉的消化主要依赖于胰淀粉酶,消化部位主要有前肠,初步确定了淀粉酶的最适底物浓度、最适PH和NaCl有效激活浓度。从而为鳖的饲料配方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中华鳖脾脏在HRP刺激下形态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免疫中华鳖后,刺激其脾脏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免疫后第五天,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内嗜派若宁细胞增多,主要为淋巴母细胞,椭球周围淋巴鞘(PELS)和红髓则未见变化。免疫后第十天,白髓增殖显著,嗜派若宁细胞增多到整个免疫过程中的最高峰,尤其是PELS内嗜派若宁细胞数量几乎与PALS持平。免疫后第十五天,白髓比例明显减少,可见许多处于不同排空程度的淋巴鞘,嗜派若宁细胞也开始减  相似文献   
48.
温室无沙养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无沙养鳖法是对传统的有沙养鳖进行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能克服底质和池水极易污染的问题,从而改善栖息环境,提高放养密度。“人工鳖巢”是一种较理想的栖息隐蔽物,有它替代河沙,排污比较彻底,洗池省工省时。试验证明,无沙养鳖法具有高产、优质、低成本,以及观察检查,饲养管理和干池捕鳖均很方便等优点。这种新工艺对稚鳖和幼鳖都适用,但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养殖技术,除用“人工鳖巢”替代河沙作鳖的栖息隐蔽物外,在饲  相似文献   
4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活体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相似文献   
50.
陈德富 《水利渔业》2001,21(2):21-21
1 材料与方法1 1 孵化条件孵化室要求保温、保湿、通风性能良好。室内地面上蓄水 8~ 10cm ,以硬质防爆的红外线灯照于室内水面上 ,达到孵化室内加温增湿的目的。孵化沙盘为木板制作 ,敞口、方形、无盖。盘口内径 48cm× 48cm× 8cm。内置沙粒直径为 0 5~ 0 6mm ,含水量为 6 %~ 7%的中号消毒黄沙。1 2 鳖卵挑选受精斑清晰 ,受精线整齐 ,动物极区与植物极区分明的受精卵进行孵化。1 3 孵化密度1 3 1 单层密度 每只孵化沙盘放置一层鳖卵。试验沙盘共 5只 ;1号沙盘放 12 1(11× 11)只 ,系浙北地区目前鳖卵孵化的常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