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2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899篇
林业   993篇
农学   1181篇
基础科学   473篇
  962篇
综合类   8542篇
农作物   1096篇
水产渔业   606篇
畜牧兽医   7846篇
园艺   889篇
植物保护   340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833篇
  2022年   771篇
  2021年   885篇
  2020年   763篇
  2019年   871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913篇
  2014年   1234篇
  2013年   1055篇
  2012年   1383篇
  2011年   1436篇
  2010年   1381篇
  2009年   1281篇
  2008年   1313篇
  2007年   1008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864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定影响土壤蒸发能力的17项气象影响因子并进行不同尺度的观测,获得日实测数据,同时将日序数也列入分析范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与沙地土壤蒸发能力有关的18个气象因子的主成分,给出了一种应用于水文上的信息浓缩及指标简化的研究方法;同时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沙地土壤蒸发的特点。结果表明:①埋深距地面0.05 m、0.15 m地温、高距地面为3.5 m气温、埋深距地面0.20 m地温及高距地面为2.0 m气温,这5个系列与土壤蒸发量的相关性最不显著,因此首先将其舍弃;②从单个影响因子来看,距地面高2.0 m处的风速和湿度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他们的因子载荷量均达到了0.94,而Φ20 cm型水面蒸发的载荷量相对最小,载荷量为80%;③与草甸子地的日土壤蒸发相比沙地的日土壤蒸发量均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沙地的日温度极值差较草甸子地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992.
为评估中国蔬菜绿色生产率,提升蔬菜生产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采用超效率SBM-ML模型、空间错位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格局演变与空间错位特征,识别影响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023 1降低到0.741 4,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降低,其中技术效率下降和技术退步共同拖累了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北回归线以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西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低,其差异主要取决于水土资源供给状况与市场需求规模等因素。3)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空间错位由北向南大致呈现“正向错位—负向错位”的变化趋势,整体以低错位为主。东北产区、中部产区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有利于蔬菜规模化种植。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空间错位呈显著的“东正西负”的空间分布特征,且空间错位程度较大,负向错位省份数量由13个增至17个。由于蔬菜生产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绿色生产技术的投入。4)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和交通通达性是影响中国省域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要素对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准确把握现阶段蔬菜绿色生产现状,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3.
蛋白质与氨基酸不仅是构成异育银鲫组织器官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还是其机体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和抗体等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饲料成本中比例最大的成分.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本文综述了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对异育银鲫的生长、免疫力、亲鱼繁殖性的影响,以及平衡氨基酸对异育银鲫的影响、必需氨基酸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乳酸菌是我国最早公布的2种可直接使用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之一,是一类革兰阳性杆菌或球菌,触酶阴性,不形成芽孢,不运动,兼性厌氧,对葡萄糖发酵能产生超过50%乳酸的异养型细菌的总称。包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mc)和片球菌属(Pediococmas)。近年来随着细菌分类的发展,乳酸菌分类体系已由4属增至12属或更多属,但这只不过是上4属乳酸菌属内的再分或属与属之间再形成新属,并没有超出乳酸菌的定义范围。  相似文献   
995.
选用6只胆汁产量稳定,体况相近的黑熊,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添加1%的麦饭石复合添加剂,对照组不加.进行熊胆汁引流和熊胆粉成分分析试验.经过90d的熊胆汁引流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熊胆汁产量分别为233.97mL、204.58mL,差异显著(P<0.05);干粉率分别为5.08%和4.66%,干粉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熊胆粉产量分别为11.87g和9.53g,干胆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熊胆粉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含量分别为20.42%和37.38%,经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96.
美国农业部贝斯尔试验设备公司研制出一种快速分析饲料成分的红外光谱仪.该仪器在工作时发出1100~2500毫米的中长红外线光谱对饲料样品进行照射.利用饲料中各项有机营养成分对不同波长光量的吸收不同的特点.而将营养成分的含量显示出来。还可以接插到便携电脑中显示并进行配方组合和调整。这种分析方法只需要十分钟时间.便可得到样品结果.而采用常规分析方法至少需要48小时.这就大大提高了该仪器的实际应用性.在饲料生产线和养殖场现场都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997.
桑树作为传统中药材的来源,具有抗炎、杀菌等作用,这与桑树各部位中含有多糖、多酚、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有关。桑叶具有易采集及生物量大的优点而得到了最多关注。桑叶中多糖、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增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因此桑叶或其提取物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对动物的健康有积极影响。桑叶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均衡,可替代一部分蛋白原料应用于畜牧生产中。但桑叶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因此以发酵或青贮后饲喂动物为宜。综述了桑生物活性成分对动物糖脂代谢、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的影响,并通过总结桑叶在畜禽及水产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桑叶在改善肉质、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及提高动物抗氧化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2001年11月漳州市郊的一杂交乳水牛专业户有3头杂交乳水牛发生黑斑病甘薯中毒,其中1头死亡,2头治愈。现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牦牛凭借其特有的生理生态特征,成为青藏高原的特有家畜之一。针对牦牛乳的优越品质及其开发潜力,提出了建立青藏高原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的思路。在技术方面,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与母牦牛杂交来提高牦牛的泌乳性能;在建立草地乳用牦牛生态系统方面,一是要遵循牦牛逐水草而牧的四季转场的习性,二是为牦牛过冬贮备充足的饲草,三是建棚圈,四是把野牦牛的保护纳入家牦牛生产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