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60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464篇
林业   2768篇
农学   804篇
基础科学   597篇
  609篇
综合类   9572篇
农作物   340篇
水产渔业   5165篇
畜牧兽医   7654篇
园艺   1345篇
植物保护   346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421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1203篇
  2013年   1142篇
  2012年   1672篇
  2011年   1653篇
  2010年   1540篇
  2009年   1689篇
  2008年   1660篇
  2007年   1465篇
  2006年   1651篇
  2005年   1615篇
  2004年   1429篇
  2003年   1461篇
  2002年   1176篇
  2001年   1108篇
  2000年   773篇
  1999年   540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412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15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8篇
  1974年   21篇
  1973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矛盾的日益突出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过度捕捞造成近岸海域生物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最终导致传统经济渔业种类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群落低级化。据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和2004年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20年间分布在河北省沿海的水生生物物种急剧减少,其中潮间带生物由163种减少到140种,浅海底栖生物由206种减少到128种,并且浮游动物中的鱼类被捕获的种类数目明显减少,游泳动物由101种减少到46种,种类组成也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2.
报道了大银鱼混合营养期投喂小球藻,金藻,裸藻以及微粒仿生饲料的实验结果,其效果依次为金藻〉微粒仿生饲料〉小球藻〉裸藻。并观察了混合营养期仔鱼的形态变化,为大水面移植和小水体养殖大银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正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翘嘴红鲌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鲜美为鱼中珍品,市场价格较高,是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池塘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对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开发利用、保护鱼类资源都十分有益。1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容易受惊,拉网操作时,可"飞"越1m多  相似文献   
994.
青蛤半人工采苗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青蛤(Cylina Sinensis)是生活于潮间带的底埋双壳贝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它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乐亭县的浅海滩涂辽阔,适宜青蛤生长的滩涂达6666.7hm~2,发展潜力很大。近几年随着“封滩育贝”、“耕海牧渔”的开发,青蛤人工养殖面积在逐年增加。当前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苗种供应不足问题。为此,我们从1991年以来,先后进行了青蛤的生活生殖习性的研究和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在初  相似文献   
995.
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属鲤形目,鲤科,鲫属。鲫鱼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食饵以螺蚬类为主,也食底栖水生昆虫,人工饲养下可用配合饲料喂养。鲫鱼可以忍受较长时间的饥饿,但随着水温和饥饿时间的变化耗氧率也随之变化。水温相同,随饥饿时间增加,耗氧率下降,并且,在高温时的耗氧率高于低温时的耗氧率。22℃时,耗  相似文献   
996.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亚口鱼科(Catostomidae)。该科鱼类在全世界约有80余种,绝大多数分布于北美洲,胭脂鱼仅见于我国长江和闽江流域,是我国也是亚洲特有种,被列为国家Ⅱ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在鱼类系统分类和动物地理学研究上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对2016年6月在天津大神堂3个礁区(2010年建成的鱼礁区;2012年建成的鱼礁区;2014年建成的鱼礁区)和对照区域采集的生物消费者及其食物源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IsoSource模型计算不同区域生物的食物网基础,并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数据计算消费者的营养级。结果显示,根据δ13C值可以将其食物源分为浮游植物、悬浮颗粒有机物(POM)和沉积相颗粒有机物(SOM)三类;浮游植物对消费者的碳源贡献率(67.2%~81.5%)最大,是大神堂海域的生物食物网的基础。不同区域同一食物源的δ13C和δ15N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礁区内滤食性贝类毛蚶(Arca subcren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δ13C值显著高于对照区,作为潜在碳源的浮游植物对其的贡献率显著增加。消费者的δ15N值则介于7.70‰~14.34‰之间,消费者的营养级介于2.0~3.95级之间。游泳生物食性生物的δ15N和营养级在礁区内有所提高,礁区建成的年份越长,其营养级与对照区域的差别越显著。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人工鱼礁建设可能导致鱼礁区内滤食性生物的食物来源组成改变,并提高游泳生物食性生物的营养级。  相似文献   
998.
用小球藻进行缢蛏人工繁育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轮虫培养设施.以小球藻作为缢蛏浮游幼虫的开口饵料.采取贝类育苗的一般工艺进行缢蛏的室内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缢蛏一般于晚上产卵.一直持续至凌晨;2.5 kg亲蛏共获受精卵3.0×107个.缢蛏受精卵在平均水温约15℃时.经25 h发育成2.5×107个D形幼虫,孵化率为83.3%.投喂小球藻后经12 d培育幼虫能够正常变态附着.共获1.0×10,个眼点幼虫.幼虫成活率40%,刚附着稚蛏于室内经40 d的培育获得平均壳长为3 mm稚蛏3.0×106粒,平均成活率30%.  相似文献   
999.
<正> 一、前言研究饲料的营养价值,特别是人工配合饲料,首先必须知道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仅靠营养分析的结果还不能说明饲料的真正营养效价。因此需要测定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以正确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目前,在国外作为测定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的方法有多种,但应用较多的是利用三氧化二铬作指标物质及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这些方法虽准确可行,但由于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等而有一定困难。近年来,国外  相似文献   
1000.
七星鲈为广温、广盐近海洋浅海中的下层鱼类,适宜在咸淡水中养殖。该鱼肉嫩味美,有“淡水石斑”之称。市场价格高、销路好,经济效益显著。此鱼类为强肉食性,为了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养殖,避免投喂冰鲜、活鱼而导致养殖水环境污染,根据省科技厅的试验项目安排,我们对七星鲈的食性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