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86篇
  47篇
综合类   56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53篇
畜牧兽医   604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盐度对仿刺参蛋白摄入量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度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蛋白摄入量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通过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间接测定仿刺参蛋白摄入量,福林-酚法测定仿刺参消化道蛋白酶活力。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1%时,仿刺参蛋白摄入量最多,消化道蛋白酶活力最强;在盐度2.5%~3.1%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仿刺参蛋白摄入量和消化道蛋白酶活力逐渐升高;在3.1%~3.4%范围内,随着盐度升高,仿刺参蛋白摄入量和消化道酶活力均下降。盐度对仿刺参蛋白摄入量及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2.
为了减少梗丝中木质素含量,改善梗丝的品质,提高其在卷烟中的应用,对Fe-CA仿酶合成的4个影响因素(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并将合成的Fe-CA仿酶对梗丝进行木质素降解,对处理前后的梗丝进行电镜扫描,并将其制成单料烟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方案条件是n(Fe~(2+))∶n(柠檬酸)为1∶1,反应温度是60℃,反应时间是40 min,pH值为6.0,此时合成率为82.1%;FeCA仿酶处理后的梗丝,木质素含量由3.49%降至1.60%,去除率达54.15%;Fe-CA仿酶处理后的梗丝表面变得更加齐整光滑,毛突减少;与对照相比,试验卷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到了改善,木质杂气减少,刺激性降低,品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3.
从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低盐转录组数据库中选取肌腱蛋白-R1 (TN-R1)、肌腱蛋白-R2(TN-R2)、乙酰胆碱受体亚基α-3(CHRNA3)、脂肪酸结合蛋白6(FABP6)、单羧酸转运蛋白2(SLC16A7)、纤维胶凝蛋白1 (Fcn1)、黑素转铁蛋白(Mfi2)共7个盐度调节相关基因, 利用 qRT-PCR 技术分析这7个基因在低盐胁迫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表达丰度。结果表明TN-R1基因在仿刺参体腔液中表达水平最高,呼吸树次之,肠表达较低;TN-R2基因在仿刺参体腔液中表达水平最高,在肠中表达较低,呼吸树中不表达。SLC16A7、FABP6、Fcn1、CHRNA3和Mfi2均在体腔液中表达最高。Mfi2基因在体腔液中明显上调表达,在呼吸树组织和肠组织中下调表达,且与对照组均呈显著性差异。Fcn1在体腔液中的表达量在胁迫后1.5 h达到最高,为对照组的669倍,在胁迫48 h之前均呈明显上调。低盐胁迫下这7个基因表达丰度的变化,说明这些基因或作为功能基因直接参与机体的盐度适应的代谢调节,或作为调控基因调节盐度相关功能蛋白的表达和活性来提高仿刺参对低盐胁迫的耐受能力。上述结果表明仿刺参的盐度适应过程是一个需要多基因参与的应激反应信号转导网络,为仿刺参盐度调节适应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以旅顺龙王塘海区自然生长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为研究材料,将仿刺参放入含0.54 mol/L MgSO4的海水中麻醉30 min,然后用手术刀从麻醉仿刺参身体的前1/3处、后1/3处和身体中间完全横切,切后放入正常海水中饲育,定期取样观察仿刺参的消化道和体壁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仿刺参横切后1 h,体壁伤口便开始收缩,部分个体将体内剩余的消化道由体壁断面处排出体外;切后第6 d,体壁切口基本愈合;切后第20 d,排出消化道的仿刺参开始再生出新的消化道;再生出具有摄食与排泄功能的完整个体大约需要100 d.  相似文献   
75.
利用核糖体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 ITS1)序列,对中国大连(CD)、朝鲜罗津( KN)和俄罗斯海参崴( RV)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PCR扩增、克隆测序,获得长度为517~519 bp、524 bp两种类型的ITS1核苷酸序列,平均G+C含量(64.5%)显著高于A+T含量(35.5%);在仿刺参30个个体61条序列中共检测到49个变异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9.33%,其中有4个简约信息位点,共有40种基因型,群体共享基因型为2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分子方差分析显示,88.6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部,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或中度分化;根据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的聚类分析发现, KN群体与RV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 CD群体与KN、 RV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76.
温带海域普遍养殖仿刺参,仿刺参养殖塘中常有大型藻类爆发,进而影响仿刺参的生长和生存。通常用扑草净清除大型藻类,由于除草剂的生态毒性,可推断扑草净将影响仿刺参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再生,本研究则要验证该假说。将仿刺参生物沉积物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扑草净7天,并测定生物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的去除大型藻类的扑草净剂量之下,营养盐在仿刺参生物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通量不受扑草净的影响。按正常剂量使用扑草净并不影响仿刺参生物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再生与积聚,无需对扑草净对营养盐水平的影响而担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评估除草剂对海水中营养盐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根据烟田苗期的农艺要求和种植模式,在现有的烟田苗期残膜回收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设计出适合云南本地烟草种植模式的烟田苗期残膜回收机。介绍了残膜回收机的主体结构,并完成万向节传动机构的UG建模,对模型进行运动仿真得到速度传递的关系;设计能使机器在行走过程中实现仿形限深目的的机构以及在完成卷膜作业后能够方便卸膜的卸膜机构。  相似文献   
78.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内、外圆环形刚性框架和柔性六角形网片组合而成的桁杆虾拖网选择性装置。所研制选择性装置在东海区近海桁杆虾拖网中,采用对比试验法开展了海上选择性试验,并针对试验期间主要渔获品种哈氏仿对虾,以Logistic曲线为选择性模型,对六角形网目水平缩结长度分别为D1=31.00 mm,D2=27.50 mm,D3=21.25 mm三种规格选择性装置的选择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规格选择性装置均具有选择性效果,其中安装六角形网目水平缩结长度为31.00 mm和27.50 mm的选择性装置的目标网囊内哈氏仿对虾的优势体长均为75~95 mm,相应非目标网囊内哈氏仿对虾的优势体长分别为25~45 mm和35~55 mm,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性;而安装六角形网目水平缩结长度为21.25 mm的选择性装置的目标网囊内哈氏仿对虾的优势体长35~55 mm,相应非目标网囊内哈氏仿对虾的优势体长同为25~45 mm。六角形网目水平缩结长度31.00 mm的选择性装置对哈氏仿对虾的50%选择体长L50最大,为48.89 mm,而选择性范围SR最小,为16.75 mm,在试验规格范围内的选择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79.
为了明确仿刺参α-微管蛋白(α-tubulin)基因的序列及结构信息,初步研究该基因在仿刺参肠道再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数据挖掘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首次克隆得到仿刺参α-tubulin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结果表明,仿刺参α-tubulin基因c DNA全长为1641 bp,共编码453个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的5'端非编码区为153 bp,3'端非编码区为126 bp,推算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0.33 ku,等电点为4.89,属于亲水性非跨膜蛋白质,且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微管蛋白特有的信号序列GGGTGSG。通过与13种已公布物种的α-tubulin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仿刺参α-tubulin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真核生物的α-tubulin蛋白序列具有非常高的保守性,与南极岩斑鳕α-tubulin相似性高达90%。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α-tubulin基因在仿刺参肠组织再生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α-tubulin基因在仿刺参肠组织再生不同时期均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在肠组织再生17 d时最高,5 d时最低。本研究在获得仿刺参α-tubulin基因结构信息的同时,进一步印证了真核生物α-tubulin基因的高度保守性,同时表明α-tubulin基因参与仿刺参肠道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80.
工厂化养殖仿刺参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厂化养殖仿刺参的营养成分和品质,本研究采用国标等方法,分别对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底播自然生长和海捕野生仿刺参的各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工厂化养殖仿刺参出皮率为62.7%~65.8%,煮后出皮率为24.8%~31.1%,显著高于其他来源仿刺参。工厂化养殖仿刺参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为0.46~0.50,氨基酸营养价值平均得分为87.89~90.42,均高于其他来源仿刺参,说明其氨基酸营养价值水平较高。在其他营养成分方面,工厂化养殖仿刺参与池塘养殖仿刺参较为相近。自然环境生长仿刺参由于摄食来源广泛、生长周期较长,其蛋白质与脂肪水平普遍高于其他来源仿刺参。综合分析认为,工厂化养殖仿刺参的营养价值与池塘养殖仿刺参相近,在出皮率和氨基酸营养水平上优于池塘养殖和自然环境生长仿刺参,说明工厂化养殖仿刺参具有较好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