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822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23篇
  29篇
综合类   1069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6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仁用杏为陕北黄土高原的乡土经济树种。适应性强、分布广,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因而在仁用杏老产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低产低效的经济林果园。这些果园产量低且不稳,甚至几年才有一次收成,占地面积不少,提供的商品性果率很低,经济效益较差,已成为当地仁用杏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这些果园低产的因素比较  相似文献   
992.
在养殖蛋鸭的过程中,及时识别高产鸭和低产鸭,以便对低产鸭进行及时淘汰,是提高养鸭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如何才能识别出高、低产鸭呢?一般可采用“五看”、“四摸”的方法。“五看”是:一看头。鸭头稍小,似水蛇头,嘴长,颈细,眼大凸出且有神,显得光亮机灵的为高产鸭;鸭头偏  相似文献   
993.
宋惠安 《湖南农业》2005,(11):13-13
桠柑树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枝条的直立性很强。建园时一般密度较大,随着树龄增长,树冠扩大,加之修剪不当,必然出现封行和树冠郁闭,使光照条件变差,抽枝稀少,外围绿叶层变薄,顶部枝梢竞相直立生长,形成树冠表面结果而成低产园。对郁闭桠柑园,要采取改造措施才能丰产。但不少桔农  相似文献   
994.
995.
台江红油大板栗产量与栗园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明台江红油大板栗低产的原因,进行了红油大板栗产量状况与栗园土壤养分背景值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红油大板栗栗园未配置授粉树,板栗的产量很低,6-8a生栗树单株产量在0.5kg以下,空棚率高达46.67%-81.36%。低产栗园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在痕迹1.0mg/kg范围,有效硼含量在0.5mg/kg以下。研究结果认为,要降低红油大板栗空棚率、提高其产量、应着眼于在选择和配置好授粉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栗园的土壤施肥管理,着重提高土壤的有效磷、有效硼含量。  相似文献   
996.
卢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119-119,127
昌桥乡毛竹低产林的改造的结果表明:对毛竹低产林进行砍灌垦复、埋青施肥等改造后,林分各项生长指标均得到提高,纯增收达4162.5/hm2,投入增值比为1:1.85.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讨适宜新化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式和关键技术措施,为新化县大面积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项目组以新化县圳上镇东风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开展高位嫁接换冠改造、疏伐垦复改造、截干更新改造等3项不同低产林改造措施的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改造措施对油茶树高、树冠、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高位嫁接换冠截干更新疏伐垦复改造对照地。  相似文献   
998.
<正> 我县小店乡汝河北岸,县化肥厂附近约5000亩水浇地小麦,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连年出现“400kg长相,200kg产量”的现象。1991年秋到1993年夏我们在调查分折其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减氮增磷,选用良种,压缩播量,综合防治病害等措施,使小麦亩产由1989至1991年三年平均232.7kg,1992年提高到401kg,1993年又提高到457.8kg。摆脱了多年的低产困境,步入了高产的新起点。一、高氮地小麦低产综合症的成因 1.土壤氮素增加,氮磷比例失调。该地区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质肥沃。小麦亩产水平在70年代  相似文献   
999.
寿县是我国第一批优质棉基地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万公顷左右.影响我县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品种多、乱、杂,茬口布局不统一、不合理;育苗操作不合理;种植密度不合理,株行距过大或过小;棉田管理差,沟系不配套,抗灾能力差;施肥技术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化调滞后,调控不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县提高棉花产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灌阳长枣(牛奶枣)是广西的名优特产,灌阳县特产局1992~1993两年对534.73hm2低产枣园进行技术改造。(1)改过去以耕代抚,不施或少施基肥和施化学氮肥为主,为以有机肥作基肥为主;(2)根据枣树的生物学特性,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使有机肥与无机肥、长效与速效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3)喷施微肥、生长激素保花保果;(4)对幼年结果树和旺壮树采取环剥和修剪,促其结果;(5)抓住关键时期防治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5项技术的实施,使长枣大幅度增产,1993年总产达314.7万kg,平均5886kg·hm-2,比改造前(1991年)平均4035kg·hm-2,增产1851kg·hm-2,增长45.87%。改造后两年累计新增纯收入352.61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