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钱建设 《中国农资》2014,(19):18-18
个性化需求与固定化配方的矛盾是农资人亟待破解的难题。以前,中国农资市场经历了二次矛盾。第一次是上世纪末以前,农资市场的基本矛盾是产品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第二次时间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前十年,农资市场的基本矛盾是产品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状态。  相似文献   
92.
王爱娥 《北京农业》2012,(35):14-15
从第十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上获悉,全国农技中心经全国33家省级种子管理部门会商,对2012-2013年度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供需形势分析得出,杂交玉米种子供过于求程度进一步加剧,杂交水稻种子将从供求基本平衡向供过于求转化,棉花、冬小麦、冬油菜种子供需平衡有余.  相似文献   
93.
<正>在孟加拉国,农民并不会因为菠萝蜜产量好而高兴,因为他们不得不在该季节以低廉的价格出售他们的商品。根据农业推广部门的消息(DAE),今年农民从该地区963 hm2土地中获得7500 t的菠萝蜜收益,而去年才6260 t。  相似文献   
94.
《北方牧业》2014,(1):5
正当养殖户对过春节充满着美好想象的时候,猪价却毫不留情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滑。其下跌范围覆盖全国很大地区,有的地方甚至一夜之间生猪价格每千克下跌了1元。如果猪场有百头150千克的大猪,一夜之间可就能亏损一万五千元,若是稍大型的猪场那么亏损会更加让人难以承受。现在的猪价已经是腹背受敌,实在没有不跌的道理。  相似文献   
95.
1.认可言调一致的信息。现在不少报刊都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农副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对那些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短缺或供求平衡等多家媒体言调一致准确程度较高的信息,应予认可。2.面对眼前分析未来。例如在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时候,有位农民却在发展无公害蔬菜专用肥,在"未来准需"、"人无我有"中致了富。所以,面对眼前分析未来是取得市场主动权的法  相似文献   
96.
朱庆 《北方牧业》2004,(21):6-7
我国畜牧业经营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其中家禽养殖业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速度最快,群体生产规模最大,社会贡献率最高。养禽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家禽业饲养规模和生产总量都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家禽产品的供应告别了短缺时代,进入了供需基本平衡甚至供过于求的新阶段。家禽业的生产效益也由过去的高利润时期进入目前的微利时期,  相似文献   
97.
孙冰 《广东园林》2003,(4):16-19
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社会进步过程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平湖镇是深圳特区持续发展的北部生态屏障.在特区的产业分工和布局中具有无与伦比的生态资源优势。借助深圳市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质素的消费群体,针对深圳市人造景观供过于求、自然景观尚是空白的现状。  相似文献   
98.
琴言 《国际木业》2008,(1):45-45
芬兰:StoraEnso公司表示由于目前市场上供过于求,以及其主要市场的存货量较高,其木制产品的市场状况仍然不是很乐观。木制产品的交易量和价格都较低,因此2007年第4季度的收益预计将明显低于2006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99.
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营销环境下,传统渠道存在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如企业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多层销售结构有碍于企业营销效率的提高;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而且还会造成人员和时间上的资源浪费;企业的销售政策不能有效地执行和落实。  相似文献   
100.
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局部地方仍然存在着贱价滞销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农产品开发项目雷同的多,互补的项目少,结构单一,市场供过于求。实际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演变,农产品开发的潜力还很大,关键在于如何去开发。而引导和拓展农产品市场,不失为农产品开发之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