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0篇
  免费   1106篇
  国内免费   1206篇
林业   1504篇
农学   1869篇
基础科学   721篇
  3930篇
综合类   13674篇
农作物   1312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3032篇
园艺   1653篇
植物保护   495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903篇
  2022年   1014篇
  2021年   1058篇
  2020年   829篇
  2019年   962篇
  2018年   526篇
  2017年   801篇
  2016年   955篇
  2015年   909篇
  2014年   1401篇
  2013年   1411篇
  2012年   1769篇
  2011年   1756篇
  2010年   1570篇
  2009年   1550篇
  2008年   1603篇
  2007年   1395篇
  2006年   1306篇
  2005年   1182篇
  2004年   803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化美洲黑杨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陈颖  田颖川 《林业科学》1995,31(2):97-103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美洲黑杨叶片外植体的再生系统,并利用Horsch等人1985年发明的叶盘法,将分别带有嵌合基因NPTII和1.8kb或2.1kb Bt.基因的土壤杆菌LBA4404与美洲黑杨叶片共培养。采用30mg/l和50mg/l两种浓度的卡那霉素筛选转子,约28天左右的时间,有不定芽从外植体切口处形成。两种卡那霉素浓度下共形成275个伸长芽,存活了187株。这187株分别进入卡那霉素30mg/  相似文献   
992.
选取了坡度为30°半固定沙丘坡面上不同坡位的梭梭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坡位与土壤养分、盐分分布特征的关系及梭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梭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总盐含量在不同坡位的高低顺序为:坡顶<坡面<坡底,表明了土壤养分及可溶性盐分具有坡底富集的特征;有梭梭土层的养分、盐分含量均高于无梭梭对照土层,表明梭梭对土壤养分、盐分有一定的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要介绍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综合论述了根系分泌物的分泌特性、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基础和根系特定分泌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讨论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因素和根系分泌的部位及根系分泌物在土壤中扩散的范围.并阐明了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养分的活化及吸收、异株克生的关系,以及与土壤固氮微生物及连作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概念、研究现状,从养分元素含量、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林下植被和森林凋落物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梧进了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小黑杨转抗真菌病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黑杨为受体材料,在对传统的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改进的基础上进行了转化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试验表明,菌液浓度为0.3~0.4是小黑杨遗传转化的适宜浓度,0.3时分化率最高(24.75),菌液浓度超过0.45时,分化率逐渐下降。经过对转化子的PCR及PCR-Sothern鉴定,结果呈阳性,证明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并整合进小黑杨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外源性氮和磷对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分解过程中N、P、K含量和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便为森林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云勇林场马占相思林下凋落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分解法,设置对照(CK)、施N(10 g·m~(-2))、施P(5 g·m~(-2))、施N+P(N 10 g·m~(-2)+P 5 g·m~(-2))4种处理,每隔3个月取样1次,并测定凋落叶残留量和N、P、K含量。[结果]表明:施N、P和N+P处理对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均为促进作用。各处理马占相思凋落叶的N含量在分解过程中大致保持稳定,施P和N+P处理的凋落叶P含量在分解过程中总体呈波动性上升,而各处理的凋落叶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施N、P和N+P处理提高了马占相思林土壤的有机质和全N含量,促进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论]施N、P和N+P处理促进了马占相思凋落叶的分解,有利于马占相思林的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997.
在竹林经营过程中,充分了解土壤养分变异的影响因素,可为维持竹林地力以及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依据。文中主要从竹林造林密度、海拔、林分模式、林分起源、经营类型、生长时期等方面阐述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竹林土壤养分的变异情况,旨在让竹类经营者了解影响竹林土壤养分变异的因素,从而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利用效率,优化土壤养分变异现状,促进竹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对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改善竹林立地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以及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对银杏叶渣进行资源化利用,缓解直接丢弃造成的环境压力,以银杏叶渣为原料,牛粪、尿素、生物菌剂为添加剂,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方法,研究不同添加剂组合对银杏叶渣堆肥过程及肥料质量的影响,每处理堆肥体积约为2m3。结果表明:使用添加剂均可以缩短发酵周期,其中处理3(添加20%体积的牛粪及1.5kg生物菌剂)和处理4(添加20%体积的牛粪、2.5kg尿素及1.5kg生物菌剂)发酵周期分别为69d和63d,明显少于对照处理(未加添加剂的银杏叶渣堆肥)所需时间(109d);堆肥结束后,各处理的全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对照相比,处理3和处理4的增加比例最高,分别为32.76%和33.39%;堆肥后各处理的总养分含量大幅增加,但只有处理3和处理4的总养分含量达到有机肥料的养分标准。综合分析:银杏叶渣堆肥时添加20%体积的牛粪及1.5kg生物菌剂,既可满足生产要求,能提高银杏叶的利用率,防止资源浪费,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9.
小叶锦鸡儿灌丛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内蒙古风蚀沙化区退化草原植被恢复或重建过程中灌丛对养分的聚集和土壤肥力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灌丛大小和灌丛不同土层养分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灌丛内0~5 cm土层的养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样地,5~20 cm土层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灌丛土壤颗粒含量和本地区土壤本底颗粒组成有密切的关系,和对照区相比,短期内没有显著增加土壤的细粒成分,但灌丛在减少风蚀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采集了毛竹林与马尾松林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TOC)、全氮(T-N)和水解氮(H-N)含量明显高于毛竹林(P〈0.05);而土壤有效磷(A-P)和有效钾(A-K)则两者没有差异。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明显高于毛竹林(P〈0.05)。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吸光值(AWCD)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马尾松林土壤同样显著高于毛竹林土壤。以上结果说明,天然马尾松林相比毛竹林具有土壤养分丰富,微生物含量高、活性大,且多样性丰富等特点,是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