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科教协同育人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概述了协同育人的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构建农科教协同育人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农科教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农科教协同育人运作保障方面的经验与成效,提出了农科教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运用科学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3.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更好地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促进我国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民依靠、应用科技增收,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一主多元新体系的发展。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华全国供  相似文献   
34.
构建嵌入式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总结了我国涉农院校依托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现实状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以基地为平台、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契机构建嵌入式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设计、路径选择与质量保障机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和需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5.
新乡市多年来积极探索农科教一体化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和成果转化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农业推广、科研、教育优势,以及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做好农业人才储备和政府引导等方面,分析了新乡实施农科教一体化的措施和做法,提出了推进农科教一体化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6.
"公司+学校+农户"产业化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公司 学校 农户”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既具有可能性又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应做到:转变农村教育思想、发挥农村教育整体资源优势、促进标准化技术推广和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公司 学校 农户”绿色通道、改革现行分散的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性农业管理部门、建立农科教结合的综合性行业协会、加强对新模式的投入和扶持等。  相似文献   
37.
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办学定位、调整本科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实行大平台培养、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推进国际化教育以及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论述了在综合性大学中,农业与生物学院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农科专业跨越发展的各种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8.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因素是政府对农民素质重视不够,农民自身认识不到位和城乡二元结构所致。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处理好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关系,把提高农村科技文化素质放在首位。其措施是强化政府职能与引导作用,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农科教结合,以职业学校为主,发挥各类学校的作用;以村为单位,普及农村图书室;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39.
农科教结合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淮北市通过推进农科教结合,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成效、作法和经验,提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