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9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1401篇
林业   1897篇
农学   1285篇
基础科学   1652篇
  2339篇
综合类   9402篇
农作物   1077篇
水产渔业   1800篇
畜牧兽医   5338篇
园艺   1037篇
植物保护   874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33篇
  2022年   661篇
  2021年   678篇
  2020年   681篇
  2019年   724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837篇
  2015年   972篇
  2014年   1289篇
  2013年   1240篇
  2012年   1590篇
  2011年   1510篇
  2010年   1291篇
  2009年   1288篇
  2008年   1562篇
  2007年   1250篇
  2006年   1205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927篇
  2003年   922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670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65年   9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9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利用改进的CASA模型,并结合Landsat TM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和林班数据,估算出瓦屋山林场2008—2009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PNPP),并通过实测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关系,验证CASA模型在研究地区估算结果。结果表明:CASA模型估测植被PNPP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适用于瓦屋山林场植被净生产力估算;CASA模型估算结果主要植被类型年均PNPP区别明显,从高到低依次是:中国山杨、麻栎、板栗、马尾松、湿地松、灌木、杉木和池杉;瓦屋山林场植被PNPP季节变化显著,夏季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最少,主要由于不同季节环境因素不同,其中又以太阳辐射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2.
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是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群落类型,本文选择典型的亚高山针叶原始林设置标准样地,对其幼苗幼树查数轮生枝、大树钻取树轮样芯确定个体年龄,分别建立苗高-年龄、胸径-年龄的回归方程得到整个种群的年龄结构,通过编制生命表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993.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检测结果的因素.对甲醛的收集、甲醛含量的定量操作两个步骤中的关键操作点进行了阐述.本文对规范实验室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Biomass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re two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determining ecosystem carbon pool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The biomass storage and NPP in desert shrubland of Artemisia ordosica on Ordos Plateau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ethod of harvesting standard size shrub in the growing season (June-October) of 2006.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of the same size shrubs showed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the growing season (p〉0.1), but annual biomass varied significantly (p〈 0.01). In the A. ordosica community, shrub biomass storage was 699.76-1246.40 g.m^-2 and annual aboveground NPP was 224.09 g-m^-2·a^-1. Moreover, shrub biomass and NPP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shrub dimensions (cover and height) and could be well predicted by shrub volume using power regression.  相似文献   
995.
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采集了毛竹林与马尾松林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土壤有机质(TOC)、全氮(T-N)和水解氮(H-N)含量明显高于毛竹林(P〈0.05);而土壤有效磷(A-P)和有效钾(A-K)则两者没有差异。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明显高于毛竹林(P〈0.05)。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吸光值(AWCD)和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马尾松林土壤同样显著高于毛竹林土壤。以上结果说明,天然马尾松林相比毛竹林具有土壤养分丰富,微生物含量高、活性大,且多样性丰富等特点,是较稳定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96.
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水稻编织物在坡耕地红壤水土流失控制上的作用.结果表明:稻草编织物覆盖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稻草编织物覆盖的小区径流量为697.67 m3,侵蚀量为6.44 t/hm2,而无覆盖的小区产生径流量为1 728.19 m3,侵蚀量为111.98 t/hm2,径流量是覆盖处理的2.48倍,侵蚀量是覆盖处理的17倍.降雨因子与径流量及侵蚀量的关系研究表明:雨强越大,径流量就越大;雨强大也导致侵蚀量增加;侵蚀量不仅与径流量有关,还与人类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不同种类落叶松结实量与其抗性的关系,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在不同结实等级情况下针叶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兴安和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虽然苯丙氨酸在2种落叶松内均为优势氨基酸,但2种落叶松针叶内的多种与抗性相关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针叶内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在不同结实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在不同结实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小于其在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含量;当结实较少时,2种落叶松针叶内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结实等级的游离氨基酸总量,结实较多时,针叶内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说明结实量大小直接影响落叶松针叶内的资源分配,进而改变其对植食昆虫的适口性及抗性,种类间的差异对落叶松具有同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单延龙  张姣 《林业科技》2009,34(6):32-35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了吉林省主要林型森林火灾碳释放量的月变化。为了充分减少由于森林火灾排放的碳量,应重点防范白桦林9、10和2月,阔叶林9、5、10、4、3和11月,针阔混交林9、11、4和10月,落叶松林4、3、10和5月,柞树林5、4、9、10和3月,杨树林和红松林9月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是植被所需碳、氮的重要“源”或“库”,是公认的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可为退耕还林及后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林地碳氮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方法】以农田( FL)为对照,研究华北土石山区10年生刺槐林、43年生刺槐林、自然恢复植被( NRV)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四季动态变化,并对各样地微生物量碳、氮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各样地微生物量碳、氮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其季节动态变化差异显著;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和43年生刺槐林地0~20 cm 土层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均值分别为251.94,290.68,150.66,197.34 mg·kg -1和30.95,46.46,36.55,45.27 mg·kg -1。其中:自然恢复植被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均值最高,其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农田、10和43年生刺槐林的1.15,1.93和1.47倍,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是它们的1.50,1.27和1.03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刺槐树龄增大而升高,43年生刺槐林0~20 cm 土层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是10年生刺槐林的1.31和1.24倍。各植被样地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季节差异明显,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年和43年生刺槐林 0~20 cm 土层碳氮比四季均值分别为8.64,6.26,4.12 和4.36;10,43年生刺槐林碳氮比分别是农田的0.48和0.50倍,是自然恢复植被的0.66和0.70倍。在 0~20 cm 土层中,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和43年生刺槐林地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88%,2.00%,1.54%和1.24%,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21%,5.44%,3.55%和2.26%。【结论】各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显著相关,它们与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相关;除此之外,土壤微生物量碳还与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相关。随着树龄的增加刺槐林土壤微生物量尤其是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因而土壤的生物肥力也显著提高;由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可知,自然恢复植被更利于土壤微生物结构、功能的恢复和生物活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00.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储碳固碳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九龙江口24年生、48年生的秋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秋茄林木层各器官、凋落物层、土壤层含碳率和土壤呼吸,结合各组分生物量和年净生产量,计算秋茄红树林的碳储量和年净固碳量。结果表明:24年生、48年生秋茄林碳储量分别为183.31、244.45 t·hm-2,其中林木层碳储量分别为162.45、222.95 t·hm-2,凋落物层碳储量分别为15.05、16.99 t·hm-2,土壤层和林木层碳储量在生态系统碳储量中的比例均随林龄增大而升高。24年生、48年生秋茄林均表现出了碳汇功能,其中24年生秋茄林年净固碳量较大,为18.51 t·hm-2·a-1;而48年生秋茄林的碳汇功能较低,为7.01 t·hm-2·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