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4篇
  2篇
综合类   736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296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犬出血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综合症.以突然呕吐和严重血样腹泻为特征.该病发病急.多数病例显示犬在突然呕吐后数小时开始腹泻.呕吐物中混有血液.腹泻粪便呈胶胨样,恶臭。病犬精神沉郁,发热嗜睡,腹痛,烦燥不安。该病发病率高.是门诊常见病,大小型犬均可发病.不分季节.但秋冬季节最常见此病。  相似文献   
72.
在实际兽医工作实践中,常见的猫、犬呼吸道疾病较多,集中体现在感冒、鼻炎、支气管炎等,该类病多发生在早春、秋冬气候多变季节;年幼的猫、犬易患该类疾病。1病因  相似文献   
73.
旨在分析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感染鸡组织中NLRP3基因的转录水平,本研究设计鸡NLRP3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扩增NLRP3基因180 bp片段并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pMD-18T-NLRP3。以pMD-18T-NLRP3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并建立标准曲线。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检测NLRP3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致病性FAdV-4感染鸡组织中NLRP3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设计的NLRP3引物可特异性扩增鸡NLRP3基因,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鸡NLRP3标准质粒的扩增曲线良好,标准品的拷贝数与Cq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对照组相比,NLRP3分子在FAdV-4感染鸡肝和脾中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所建立的鸡NLRP3基因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FAdV-4感染鸡不同组织中NLRP3的转录水平;致病性FAdV-4感染所造成的组织炎症损伤与NLRP3分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热应激会引起畜禽机体代谢增强,从而引起活性氧(ROS)的过量产生而发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可启动热休克反应,上调热休克蛋白(HSPs)的转录与表达;ROS和HSPs两者都可以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进而启动免疫和炎症反应。本文综述热应激引起畜禽氧化应激反应、热休克反应与免疫炎症反应的机制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一些营养调控缓解热应激的措施,以期认识这3种反应在畜禽热应激营养调控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本试验旨在探讨褪黑素(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及潜在机制。利用不同浓度(0.1、0.5、1.0、5.0和10.0μg/mL)的LPS处理BMECs 6和12 h后,通过测定BMECs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确定10μg/mL的LPS诱导12 h用于正式试验。正式试验共设7组,每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BMECs不进行LPS诱导和MT处理,LPS组BMECs进行LPS诱导12 h,LPS+MT组BMECs进行LPS诱导12 h后再经不同浓度(1、5、10、50和100μmol/L)MT处理48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BMECs中TNF-α含量升高(P 0.05), BMECs中IL-6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LPS组相比,10和50μmol/L MT组BMECs中TNF-α含量显著降低(P 0.05),1、5、10和100μmol/L MT组BMECs中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10μmol/L MT组BMECs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组BMECs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BMECs中核因子-κB同源蛋白(P65)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50和100μmol/L MT组BMECs中TLR4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1、10和50μmol/L MT组BMECs中P65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1、5、10和50μmol/L MT组BMECs中IκB-α蛋白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由此可见,MT能够降低LPS诱导的BMECs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调控LPS诱导的BMECs中TLR4、P65和IκB-α蛋白表达量,MT可能通过参与核因子-κB炎症通路缓解LPS诱导的BMECs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6.
母猪不发情是多方面引起的,原因很复杂,本文作者归纳了母猪不发情的常见原因和应对策略。1母猪不发情的常见原因分析1.1母猪因病致不发情母猪本身身体素质不佳,因患有疾病致其不发情。常见致母猪不发情的疾病,主要有细菌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病毒病、呼吸系统疾病、衣原体隐性感染、寄生虫病等都可能会对母猪的生殖器官产生危害,导致其不发情。如猪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等可能会使得母猪出现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以及子宫炎等,使得母猪不发情。再比如说,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病等会引发母猪激素分泌不足,卵巢发育不良,影响母猪发情。衣原体隐性感染,则将会引发母猪生殖道炎症,母猪可能会因此不排卵或者是排卵不孕。  相似文献   
77.
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炎症性疾病会给动物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威胁.目前我们国家动物养殖方面的兽医的治疗工作起步较晚,所以说其中的问题自然是不能忽视的,这在无形当中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进过研究我们发展,动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其实都是具有炎症病历特征的,如果根据这一点进行研究,就相当于掌握了动物疾病治疗的总体规律.本文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对改善我们的工作状况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8.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激素,不仅能够调节动物昼夜节律,还能够从多方面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对于季节性繁殖动物,褪黑素根据日照时长的变化表现出抑制或促进繁殖性能的作用。对于幼年动物,褪黑素表现出抑制发情的作用,体成熟后则表现促进发情的作用。褪黑素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动物繁殖活动,除此之外,褪黑素还能够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甚至早期胚胎,通过提高组织及细胞抗炎及抗氧化功能来改善动物繁殖性能。目前,褪黑素能够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及炎症、促进畜禽繁殖和调节昼夜节律,是相关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详细描述了褪黑素的生物合成以及分泌调控,并结合褪黑素的生理功能,阐述了对动物繁殖性能以及辅助生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为了探究复方益母草粉对老龄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羽健康状况良好的70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4.5 g/kg)、中剂量组(3.0 g/kg)、低剂量组(1.5 g/kg)。测定产蛋率、畸形蛋率、平均蛋重、全蛋中的干物质含量;检测鸡血清中蛋白含量、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检测红细胞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测定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测定卵泡发育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产蛋率提高,畸形蛋率降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平均蛋重和总干物质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鸡血清中总蛋白(TP)与球蛋白(GLO)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鸡血清中球蛋白(GLO)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鸡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80.
反刍动物主要通过瘤胃进行消化,由于瘤胃内存在一些微生物,因此其能够将动物采食的物质通过发酵转化为其他物质,瘤胃上皮细胞(Rumen Epithelial Cells,RECs)吸收这些物质后,能够为动物机体提供能量,所以动物RECs发育良好才能更好地进行一系列生理活动。体外培养RECs与活体试验相对比,前者的操作技术更简单、可控性更高、成本较低并且能够解决试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为体外研究瘤胃组织生长发育规律、营养机制、瘤胃疾病等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体外培养RECs时,炎症介质含量增加会使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增强,诱导炎症反应,本综述通过介绍瘤胃上皮的结构功能以及RECs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鉴定技术,及RECs在炎症反应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RECs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