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9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本文系统地观察和分析了家兔感染伊氏锥虫后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家兔在受感梁后的第二周,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就明显降低(P<0.05),直到感染四周时,细胞内的cAMP水平才出现明显的升高(P<0.01)。二者的水平一直维持至动物死亡。此结果提示感染兔发生了持续的免疫抑制,免疫抑制的形成与疫病的发生有直接相关性。文中对免疫抑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阻止免抑制的发生,是提高动物免疫的  相似文献   
62.
以海南省儋州林场刚果12号桉(Eucalyptus ABL12)人工林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刚果12号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分布规律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土壤剖面上,土壤微生物具有一定的垂直变化,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主要集中在0~20 cm的土层中;土壤微生物3大类菌中,细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放线菌、真菌;土壤微生物数量还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最大值一般出现在9、10月份;各样地中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桉-豆科牧草>桉-禾本科牧草>纯桉林,且土壤微生物类群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也表明,经过桉树-牧草间种后,桉树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性质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63.
2个桉树无性系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Eucalyptus产量,对桉树施微肥试验区的叶片进行了分析.采用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法探讨了2个桉树无性系的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初步获得了刚果12W5桉E.ABL 12W5和尾叶桉U6E. urophylla U6的部分微量元素营养的诊断指标,并进一步在中试区作诊断评价和检验.结果表明:桉树叶片的钼、锌、铜、锰的质量分数与一般植物的有差异.2个无性系的微量元素叶片营养诊断临界值,刚果12W5桉为硼27.90 mg·kg-1 ,锌45.00 mg·kg-1 ,铜1.08 mg·kg-1 ,铁288.00 mg·kg-1 ;尾叶桉U6为:硼13.50 mg·kg-1 ,锌10.80 mg·kg-1 ,钼0.15 mg·kg-1 ,锰216.00 mg·kg-1 ,铁117.00 mg·kg-1 ,其中桉树叶片养分诊断标准与微肥中试区的叶片分析数据相吻合的有这2种桉树叶片中的硼,尾叶桉中的钼,刚果桉中的铜;而中试区的桉树叶片锌、铁、锰的分析数据均未能与诊断标准相吻合,故这3种元素暂不适宜用临界值法诊断指导施肥.表6参22  相似文献   
64.
圭亚那:圭亚那的投资商和工人可能在刚果共和国的林产品业有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65.
将伊氏锥虫克隆JGmc5用环磷酰胺处理的免疫抑制小鼠频繁地连续传代,并予以亚治疗剂量的苏拉明治疗,连续传代14次,历时88日,即获得对苏拉明具有高水平抗药性的伊氏锥虫群体。在用免疫活性正常的健康小鼠测定抗药性时,此抗苏拉明锥虫群体仍保持高水平的抗药性,CD100>400mg/kg。在以体外药敏试验测定时,其IC50为123.2μg/ml。实验结果表明,宿主免疫系统的损害,在实验条件下,可导致伊氏锥虫迅速产生抗药性。在野外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对锥虫抗药性的产生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6.
我们曾经应用杂交瘤技术研制并分离到多株分泌抗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2-C-7、R_4等株具有较高的抗体阳性滴度(ELISA法)。对2-C-7,我们已做过多方面的研究,而对R_4了解尚少。为了进一步了解R_4单抗对伊氏锥虫感染的抑制活性,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以质粒pGEM-7Zf(+)为载体,对我国北方和南方疫区伊氏锥虫动基体株的kDNA小环进行了克隆,并以其中之pTK011-C_1为探针对不同地理区的动基体株和无动基体株的不同DNA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我国北、南两大疫区动基体株的kDNA小环大小均约为1kb,且均属A型,pTK011·C_1只与动基体株的kDNA及tDNA杂交,不与其nDNA杂交,也不与无动基体株的任何DNA及黄牛白细胞DNA杂交。说明具有特异性,可以用于诊断。tDNA的杂交信号与kDNA相当,诊断中可以代替kNDA作为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68.
伊氏锥虫微环DNA的PCR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氏锥虫是动物伊氏锥虫的病原体,属动基体目原虫,动基体DNA(KinetoplastDNA简称kDNA)是该目原虫所特有的一种非染色体DNA。因此,对kDNA进行PCR扩增可用于鉴定和检测伊氏锥虫。本文以5-CAACGCAAAGAGTCAGT-3’,5’-ACGTGTTTTGTGTATGGT-3’为引物,对从伊氏锥虫直接抽提的总DNA,kDNA以及kDNA基因重组子,经PCR扩增后,在含有0.5μ  相似文献   
69.
根据引物设计的一般原则,参照伊氏锥虫HGPR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PCR扩增伊氏锥虫HGPRT基因cDNA。低熔点琼脂糖回收:PCR产物,并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中,经酶切、PCR鉴定和序列分析,获得重组中间质粒pGEM/HGPRT。重组中间质粒pGEM/HGPRT经Nco I和Sal I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HGPRT,以非融合形式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构建表达质粒pBV/HGPRT,转化大肠杆菌DH5a,42℃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扫描分析,表达产物HGPRT的分子量约为23kD,与理论推算值相符,表达率占总菌体蛋白的19%,经间接ELISA检测,表达产物能被伊氏锥虫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70.
多年来,许多学者应用间接血凝试验(简称IHA)诊断锥虫病作了大量砍究工作[1-3],初步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敏感、特异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但在抗原制作上,由于锥虫纯度不够,尚有一定的假阳性反应。为了提高抗原的特异性,减少假阳性反应,笔者在江西农大牧医系彭吉生、黎超士、项崇汉老师的指导下,采用省科学院用阴离子交换剂DEAE纤维素分离动物血液内纯净锥虫[4、5],经冻干成粉用来制备IHA诊断液(简称江液),进一步提高了抗原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检出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江液的制备1.1.1 抗原浸出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