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周琼 《当代畜牧》2013,(24):25-26
泄泻,俗称"拉稀",是动物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清浊不分、运化失职等症候群的习惯性称呼,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生。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轻者会使家畜生长缓慢,重者则引起家畜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利用中兽医基础理论,对不同的症候实施辩证施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加以总结,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2.
进入秋冬季后,天气变冷,羔羊腹泻成了常见病、季节性群发病,病死率较高。目前养羊户普遍采取的是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治疗该病,抗生素对腹泻尤其是细菌性腹泻是有一定的效果,随着近几年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弊端逐渐增多例如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23.
在中兽医学理论中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粪如水的一种证候。该证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之季为多。多因饲喂失节,寒温失调,脾胃不运所致。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或废绝,肚腹胀满,粪便稀软(含有未消化谷料,或泻粪粘腻,气味恶臭),腹痛不安,体瘦毛焦,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肠鸣音增强,口色赤红或青黄,舌苔厚或粘腻,脉沉数或沉细无力。若治疗得法、调养适宜则能很快痊愈,反之则成脱水重症或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4.
泻泄,兽医临床常以温补脾肾之法,大多能治愈,但血瘀泄泻。用温补脾肾之法,收效甚微,而用祛瘀之法,却能收到奇效。  相似文献   
25.
1998年10月份—2005年6月份,采用自拟健脾利湿汤治疗犊牛泄泻78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8例患病犊牛来自青海省湟中县汉东乡兽医门诊,年龄均在1岁以内;病程最短1天,最长28天;部分病例曾用西药对症治疗或自选民间验方治疗。2治疗方法自拟健脾利湿汤:党参、炒白术各35  相似文献   
26.
27.
引起耕牛泄泻的原因很多,除了某些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外,主要还是饲养管理不善,脾胃功能失常,体质虚弱,气候多变,水湿犯脾等因素引起.泄泻,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较多.治疗时,若只单纯采用对症治疗,难以奏效.笔者根据中兽医辩证施治原则,得心应手,治之皆愈,现举数例于后,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8.
牛泄泻的病因、病机复杂,西药特别是抗菌素治疗,容易抑制胃肠有益微生物,造成严重的二重感染和顽固的消化不良,因此选用中药治疗本病很有必要。作者通过对4180头泄泻病牛辨证分析病因、病机,分类型选用中药治疗效果观察和经验总结,发现中药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不易产生抗药性,廉价,不易复发,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凡因脾胃功能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而不夹脓血者,医学上则称之为泄泻.本病常见于幼蓄及老龄家畜.发生泄泻的原因,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或脾胃虚弱引起.中兽医根据腹泻症状的急缓分为暴泻与久泻.暴泻有热泻、暑泻、食泻等,病多骤发,肠鸣腹痛,暴下如注;久泻包括寒泻、脾泻、肾泻等在内,多属脾胃虚弱感寒而致,症常迁延.泄泻如调治不当或迁延日久,可使患畜营养不良,肷吊毛焦(或出现腹水),甚至衰竭死亡.暴泻亦可转为久泻,更可因脱水衰竭至死,给发展畜牧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多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治疗该病,常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0.
大家畜泄泻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感受外邪、饲料所伤及脏腑虚弱等,导致胃脾功能障碍,用化失司而成。故《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而脾胃之伤,多认为失脾气(阳)不足。其实不然,外感内伤,不仅易伤脾胃之气,亦伤脾胃之阴,只不过在治疗泄泻时,特别是在治疗脾阴虚泄时,往往多考虑到补益脾气,而忽略滋润脾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