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耕牛泄泻是因饮喂失调等原因引起长期腹泻。病程短则4~5d,长则数月,出现排粪稀薄,次数增多的一种常见病。笔者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66例,均受到十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2.
马牛的脾虚泄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以久泻迁延不愈,倦怠乏力,稍有饲喂不当,或劳役过度即复发为特征。近年来,我们应用升阳益胃汤配合温针灸治疗马牛脾虚泄泻28例,其中马17例,牛11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94.
黄牛的寒湿泄泻病是一种兽医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发病,主要发生于春秋两季。是由于畜体抗病能力下降时,受到外界寒冷因素的刺激后,机体的肠组织发生病变;随着病程的长短,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可引起肠组织的变性发炎,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致是肠黏膜充血、水肿、化脓性坏死等病变;使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胃肠机能障碍和自体中毒,病情加剧,致死率高,给农牧民群众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132例,治愈115例,治愈率达87.1%,有效率达98.3%,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貉伤食泄是因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泄泻,在养貉生产中较为常见,失治误治常引起不良后果,给养貉业带来重大影响。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兽医辨证施治貉伤食泄,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肾泻又称五更泻,多在黎明之前定时发作的泄泻.笔者临床运用四神丸合白术散加减治疗17例,均获痊愈.疗效可靠,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7.
家禽泄泻症是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而立的,是指家禽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泄粪如水,俗称腹泻。通常泄泻按中兽医辨证分为湿热泄泻、寒湿泄泻和脾虚泄泻。根据不同主证,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98.
泄泻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并且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脾胃功能的紊乱而引起.<司牧安骥集·马师皇五脏论>说:"脾是脏中之母".故大凡泄泻多责之于脾.古人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的认识.若脾的运化功能不足,则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失职,就会出现泄泻、少食或不食、腹胀、精神倦怠、消瘦等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99.
为考察脾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将2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进行人工复制脾虚泄泻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结束时,采集大鼠肠道内容物,提取微生物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DNA基因的高可变V3–V4区进行PCR扩增,运用Hiseq25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表明脾虚泄泻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门水平上,2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模型组较对照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及螺旋体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增加,而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2组的核心菌群均为产粪甾醇真细菌属,模型组较对照组产粪甾醇真细菌属、Jeotgalicoccus的平均相对丰度升高,其中Jeotgalicoccus的显著升高(P<0.05),而罗姆布茨菌属、拟杆菌属、Odoribacter的平均相对丰度降低,其中Odoribacter的显著降低(P<0.05);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表明,大鼠肠道微生物以代谢功能为主,主要包括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辅酶和维生素代谢等,2组间各类代谢功能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脾虚泻泄能引起大鼠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变化,并显著降低肠道内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00.
《福建农业》2007,(4):36-36
(1)大蒜:是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味甘性温,主要有解毒杀虫之功效,可治疗痢疾泄泻、痈疽疮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