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468篇
  4篇
综合类   423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玉米收获作业环节,由于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一直是农机化工作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各玉米主产省纷纷加大力度,深入开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技术攻关和机具选型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玉米机收,已经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如何在两年内实现京郊玉米机收率到25%的目标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稻田除草剂应用普遍,它对除去稻田杂草、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水稻产量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壤中甲磺隆过多,除草剂选用不当(抛秧田选用了含乙苄成分的除草剂,移栽田选用了含有甲磺隆的除草剂),除草剂使用不当(除草剂使用量过大,或使用时间偏早,或撒施不均匀,或使用后田间未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抛秧后1~2天发生倒伏,以及禾苗叶片和生长点浸于残留了甲磺隆的水田中等原因,都会引发稻田除草剂药害。  相似文献   
73.
从2004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但是,在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还有以下5个方面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4.
养蚕生产中,熟蚕上蔟是劳动力最集中,劳动强度最大,时间性最强的一项工作,并直接影响着蚕茧质量、产量及缫丝成绩。使用家蚕熟蚕登蔟剂自动上蔟,上蔟快,入孔率高,可提高工效50%,减轻劳动强度,对茧质无不良影响,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1材料与应用1·1材料丰收乐登蔟剂,山东蚕研所  相似文献   
75.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武川县荒山造林面积每年都在5万亩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达到10万亩,而造林整地规格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坑大穴为主,从而导致劳动强度大,不能按时完成造林任务等,农民不出工出劳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6.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质量好、产量高、节约用工、减轻劳动强度及增加农民收入等优点,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77.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近年来由于大豆市场价格的回升,农场和农村大豆种植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另外,随着黑龙江省主副业换位工程的推广,大豆脱粒过程中产生的豆秸、豆皮,作为优质的牲畜饲料而备受农户的青睐。如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大豆,在田间收集豆秸、豆皮比较困难。并且目  相似文献   
78.
多年来,我区水库成鱼捕捞都采用“赶、拦、刺、张”综合渔法,对生产帮助很大。但它还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投资高、网次作业时间长等问题。1981年,我们购进了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漳州无线电厂研制生产的MSS—2型脉冲电赶鱼机,用来配合“赶、拦、刺、张”综合渔法,在水库进行助捕试验,效果不错。现在,我们已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在水库捕捞中经常应用。全地区目前已拥有这种赶鱼机26台。  相似文献   
79.
一团是一个典型的植棉团场,2008年棉花总产达到8000万kg。采用手工采摘棉花,由于收获时间长,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诸多因素,阻碍了棉花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先进、高效的棉花收获机械是棉花采收工作发展的需要和以人为本的体现。1997年,一团被列为兵团机采棉示范团场后,在上级部门大力扶持下,通过12年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80.
2006年,51团选用2BMK—12/3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全团棉花全部实现了精量和半精量播种。由常规4.8~5kg/667m2降到精量1.9kg/667m2和半精量3.6kg/667m2。节省种子,生产成本降低,减少了职工定苗的劳动强度,达到苗齐、苗壮、长势良好。全团出苗率均在90%以上。1播种机的田间配置与播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