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14篇
基础科学   26篇
  25篇
综合类   756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84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RT-PCR分析,鉴定了一个在水稻茎、叶中特异表达的锌指基因OsZF153.利用PCR扩增了OsZF153基因上游约2 kb启动子区,构建了启动子与GUS的融合表达载体pCZF153P-GUS.pCZF153P-GUS转基因T0植株GUS活性分析显示:转基因植株的根、茎、叶、颖壳中检测到GUS活性,其中茎和叶GUS表达活性较强,而根和颖壳表达较弱,在雄蕊和雌蕊及种子不同发育阶段中没有检测到GUS活性,表明OsZF153启动子是一个水稻非生殖器官表达,且在茎、叶中优势表达的启动子.  相似文献   
52.
博落回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瑾瑜  任亚萍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41-42,117
博洛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草拾遗》等记载博落回属毒草类,具大毒。多为民间常用杀蛆青草药,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博落回根茎、叶、果均含多种生物碱,对治疗多种炎症有效,所含生物碱也可抑制肿瘤细胞。我国博落回野生资源丰富,利用博落回开发新的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综述了博洛回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和博洛回生物碱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为了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茎叶中挥发性成分及芳樟醇含量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以石油醚为介质,分析了落花生茎叶中挥发性成分,并测定了落花生茎叶挥发油中芳樟醇的含量。结果鉴定出33种落花生茎叶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组分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芳樟醇,16.82%)、N-棕榈酸(17.07%)和1-辛烯-3-醇(芳樟醇的分解产物,8.82%),均能与内标物很好地分离。芳樟醇在6.25~200.00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石油醚中的芳樟醇浓度为10.415 mg/m L,落花生茎叶中芳樟醇浓度为578.611 mg/kg。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落花生茎叶挥发性成分及芳樟醇的测定。  相似文献   
54.
通过分析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d)R.Br.)提取物—血根碱(制成血根碱酊剂)、总生物碱对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玫瑰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osaceum)、许兰黄癣菌(Trichophyton schoenleini)、红色毛癣...  相似文献   
55.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交水稻茎叶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单茎叶干物质重以显性效应为主,控制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加性效应基因是间断表达的,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呈连续性,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基因在单茎叶干物质重发育的全过程中是有选择地表达的,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单茎叶干物质重杂种优势趋于减弱,不同发育阶段单茎叶干物质重与最终生物产量之间在生育前期加性相关趋于减弱,而显性相关逐渐增强,生育中期加性相关趋于稳定,而显性相关逐渐减弱,生育后期加性和显性相关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6.
博落回属植物属于罂粟科,包括两个种: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与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 (Maxim.) Fedde.。博落回属植物中含有一些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一些包含博落回提取物的产品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和其他领域。当前对于博落回属植物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博落回,而对小果博落回资源的研究较少。主要是由于小果博落回无菌苗较难获取,使得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很难进行。本研究在5个不同温度下筛选出小果博落回最优的萌发温度,并且分析了3个不同时期的小果博落回无菌苗中血根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除此以外,还比较了同一时期的小果博落回与博落回的根、茎、叶组织中的血根碱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为下一步小果博落回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7.
将健康的50头长大白杂交猪均分为5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按每千克饲料添加博落回散30、150、300、600mg混饲给药,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的1、5、10、20倍,对照组(CK)饲料中不添加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d,研究不同剂量博落回散对猪的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博落回提取物(MCE)抗结肠炎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饲料中添加30mg/kg的博落回散可显著提高试验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降低料肉比,其他所用剂量的博落回散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的博落回散的试验猪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且各脏器组织未见异常病理性损害。可见,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试验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STRING等工具和数据库初步揭示了MCE可能是通过作用于ESR1、BCL2L1、MTOR、MCL1、PTGS2、MAPK8、MMP9、MAPK1、ERBB2和PIK3CA等靶点,并通过ErbB和TNF等...  相似文献   
58.
秦枫  陈玉勇  黄文强  朱善元 《湖北农业科学》2011,(19):4049-4050,4076
为了优化101澄清剂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水提取液的澄清方法,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设计考察了101澄清剂组分A、B的加入顺序、用量、温度、作用时间对澄清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得出三七茎叶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先加入0.6 g/L 101澄清剂组分A,再加入1.2 g/L组分B;每加入一种组分后在60℃下作用20 min即可达到澄清除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9.
<正>一、玉米螟虫和大螟又叫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在幼嫩茎叶处钻入咬食,破坏茎叶组织,使养分和水分不能输送,影响玉米生长,抽穗后钻进雌穗,使果穗折断影  相似文献   
60.
《中国马铃薯》2016,(5):308-311
马铃薯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茄尼醇,近年来从马铃薯废弃茎叶中分离纯化茄尼醇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当前对马铃薯茎叶中茄尼醇分析、提取和纯化方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马铃薯茎叶中提取并纯化高纯度茄尼醇的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马铃薯废弃茎叶提取纯化高纯度茄尼醇的开发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马铃薯茎叶提取纯化高纯度茄尼醇是将马铃薯茎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扩展马铃薯的产业链,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