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6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22篇
  88篇
综合类   203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88篇
畜牧兽医   7517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610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25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分别用较高纯度的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抗原和传统使用的囊液抗原对一次感染和二次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的小鼠血清进行ELISA测定,认为寄生于不同部位的包囊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不同.同时检测早期抗体时,六钩蚴抗原比囊液抗原更具有阶段性优越性。小鼠二次感染六钩蚴后六钩蚴抗体水平得到明显加强,并推测认为一次感染产生的六钩蚴抗体可能是具有保护性的抗体。  相似文献   
82.
本病由大肠杆菌所致。人工感染能成功复制本病。近年来由于水体污染的日益加剧,本病在各地蛋鸭场的发病率和发病强度也越益严重。本病发生随着产蛋而开始,产蛋停止而告终。有些患病鸭群产蛋率下降可达1/3以上,受精率严重下降,孵化时常出现大批臭蛋。患病鸭的粪便常呈彩色粘性稀粪,输卵管及腹腔内常有浆液性、纤维性带臭味的炎性渗出液,有一定比例的泄殖腔外翻。公鸭偶尔出现阴茎炎。水质净化及鸭舍的清洁是防止本病的关键。分离发病场致病菌株经过纯培繁殖,制成自家场灭活苗可有效地预防本病。抗生素、磺胺类等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对治疗本病有效,但必须注意克服耐药性。  相似文献   
83.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毁灭性疾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家禽传染病之一,是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ND目前仍广泛存在于亚洲、非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使养禽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4.
乳猪猪瘟超前免疫是指乳猪出生后去除体表胎膜,擦干全身黏液后不让乳猪吮吸初乳,于乳猪颈侧经消毒后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2头份,并与母猪隔离1~2h后再放回母猪身边吮吸初乳的一种免疫方法,也称乳前免疫或零时免疫,简称超免.  相似文献   
85.
为摸清本市犬类主要疫病免疫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选取上海地区人口密集、养犬量相对较大的两个区开展了包括4种常见疾病、3种人畜共患病在内的犬类主要疫病血清学调查。本次实验均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尽量做到结果准确、可靠,希望能从本次调查中反映出目前上海地区犬类主要疫病的流行状况,为更好地控制犬类疫病,保证人民身心健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6.
抗IBD和ND二联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7.
用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苗(简称二抗苗)进行试验表明,免疫小白鼠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T淋巴细胞(TANAE~+)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比19号苗免疫组还高,证实此二抗苗确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伪狂犬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 (Pr V)感染多种家畜、野生动物而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奇痒 (猪除外 )、繁殖障碍和脑脊髓炎 ,对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危害极其严重[1,2 ] 。为正确认识和有效防制该病 ,研究人员在诊断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建立了许多诊断方法 ,现综述如下。1 动物实验将脑、扁桃体、流产胎儿等病料制成 1 0倍组织悬液 ,接种实验动物 (常用家兔 )观察其临床症状以确认。有时也用 1~ 4周龄小鼠作辅助诊断。这是古典而可靠的方法。2 病毒分离鉴定拭子或组织病料接种原代细胞或细胞系分离病毒 ,进一步以电镜等方…  相似文献   
90.
用血液γ—球蛋白提高仔猪的抗体:前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栖崎升  程伶 《上海饲料》1993,1(2):23-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