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9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909篇
林业   320篇
农学   283篇
基础科学   847篇
  1090篇
综合类   2248篇
农作物   258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459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3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FTIR对苯基异氰酸酯与不同含水率纤维素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FTIR红外光谱对苯基异氰酸酯与醇、水、不同含水率纤维素反应产物的研究 ,确定了产物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归属。研究发现 :异氰酸酯与绝干纤维素羟基反应产物是氨基甲酸酯 ,随着纤维素含水率的增加 ,异氰酸酯与纤维素的反应越来越低 ,与水反应的比例越来越高 ;当纤维素含水率为 9 78%时 ,异氰酸酯绝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取代脲  相似文献   
92.
93.
稻草原料表面特性FTIR和XPS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章康  周定国 《木材工业》2003,17(6):6-8,23
运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法,考察了热磨处理对稻草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秸秆内表面的活性基团数量和氧碳元素百分比都明显高于外表面;经热磨处理,稻草纤维表面的羟基、甲基、亚甲基等官能团含量显著增加,氧碳元素百分比相对秸秆表面有大幅度提高,证明热磨处理能增强稻草表面活性,为脲醛树脂稻草中纤板制造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
红树植物地面反射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使用野外便携式光谱仪对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植物的叶冠表观光谱的测量结果,系统分析比较了红树植物叶冠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并在一个潮间带底质遥感信息处理平台上对研究地点进行基于表观光谱特征的白骨壤和秋茄的SPOT卫星遥感图像分类;最后讨论了红树光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96.
酸催化下苯酚液化木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李改云  秦特夫  黄洛华 《木材工业》2005,19(2):28-31,42
在硫酸作用下用苯酚对人工林杨木和杉木进行液化,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液化反应的影响,并对液化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1)在硫酸催化下,杨木和杉木被苯酚液化的历程相似,但残渣含量稍有不同.酸性催化剂不仅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起作用,对木质素也起作用.2)反应温度比反应时间对液化效率的影响大,二者均能影响液化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通常杉木液化产物的重均分子量高于杨木.3)液化过程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首先被液化,最后是纤维素.木材组分的分解、酚化和再缩聚反应主宰整个液化动力学过程及液化产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7.
从7种对CU、Fe元素有较大增感效应的有机物中,筛选出邻菲啉作增感剂,用于对杉木、油茶样叶中的Cu,Fe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可使样叶中Cu,Fe元素的吸光度增加50%左右,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精度.在相关元素的测定中,除Ca元素的结果表现为偏高外,对K,Na,Mg,Mn,Ni和Zn元素的测定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8.
荒漠化程度评价高光谱遥感信息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范文义 《林业科学》2002,38(2):61-67
本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建立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对荒漠化评价因子中的主要定量因子 (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 )进行了定量反演 ;对难于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指标 ,先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各因子的编码图 ,分别进行影像化后参加荒漠化程度评价遥感信息模型计算。通过每个像元都可获取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 ,在现有的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程度评价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输出荒漠化程度分布图。结果表明 ,用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荒漠化地区植被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含水率是比较可靠的。当反演区域内灌木和草地同时存在时多项式模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线性模型 ;当植被类型单一时 ,模型即为较高精度的线性模型 ,但模型的应用地域范围受到限制 ,只能分块进行计算。因此 ,在只有灌木和草地的区域用多项式模型反演会提高效率。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方法适合于地形平坦、植被比较稀疏的条件。但研究发现 ,基于土壤热惯量的含水量模型具有一定的抗植被干扰能力。荒漠化程度评价的遥感信息模型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现有荒漠化评价的方法 (即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专家给定的权重和等级标准是否客观 )以及各指标数据的获取精度  相似文献   
99.
本文主要论述电力远程自动集中抄表系统的构成、特点以及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甘蔗渣苯甲基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NaOH作为润胀荆及催化剂,以氯化苄为醚化剂对甘蔗渣进行了苯甲基化改性,研究了氯化苄用量、反应温度、碱用量及反应时间对甘蔗渣苯甲基化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苯甲基化甘蔗渣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