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898篇
农作物   106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241篇
植物保护   2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花生几种叶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和花生黑斑病(C.personata)是我国花生生产上为害较大的3种叶斑病。在山东褐斑和网斑的始病期为6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底至8月初以后。黑斑病始病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高峰期为8月中旬以后。褐、网、黑3种斑病田间发生的普遍率依次为31.2%、17.9%和1.0%。发生程度、高峰期来的早晚受湿度影响较大。3种斑病的分布特点、花生品种间的抗性均有差异。化学防治效果随药剂种类与方法及条件而异,防效最高为62.8%,亩增干果74.5公斤(增产28.9%)。用抗病品种,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3.
从木本植物分离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chloroticleafspotvirus,Trichovirus组)的PBM1毒株能引起李品种“Hauszwetshe”的假痘病,将其繁殖在昆诺藜(Chenopodiumquinoa)上。感染PBM1毒株的昆诺藜叶组织用两次蔗糖梯度离心提纯。每100g叶组织的病毒产量平均为1.68mg。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弯曲状病毒颗粒上的螺纹结构。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21.5kDa。用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和ELISA法,对感染PBM1的昆诺藜叶片和桃花进行了灵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4.
人心果上的几种病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红 《植物保护》1995,21(5):50-51
人心果上的几种病害何红(广东省湛江农业专科学校524088)人心果(AchrassapotaL.)属稀有热带果树,每年春、秋季两次挂果,产量较高,果实味美可口,含糖量18%以上,并含多种维生素,其汁液粘稠,是口香糖的天然原料,一种广有开发前景的优质果...  相似文献   
85.
86.
大豆Glycine max (L.)Merr.的红叶斑病是由于真菌Pyrenochaeta glycines Stewart(=Dactuliophora glycines Leakey)侵染所致。在非洲南部,特别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发病率随大豆生产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在1985年,赞比亚大豆播种面积近15000公顷,总产量为26000吨,津巴布韦为42000公顷,总产量为84000吨。 Stewart在1957年首次描述了P.glycines,Leakey在1964年描述菌核世代  相似文献   
87.
<正> 大棚种草莓,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为了延长草莓供应期,实现整年供应的需求,日前常用四种栽培形式:1、促成栽培(秋末冬初11~12月成熟上市);2、半促成栽培(于2~3月间成熟上市);3、超促成栽培;4、抑制栽培。大棚生产草莓,也有不足之处,因棚内高温多湿,易为病虫害发生创造极有利的环境条件。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治早、治小、治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实现大棚草  相似文献   
88.
射阳属粮、棉、特经蔬菜三元夹作地区,常年种植大蒜6 700hm2,主要集中在临海、耦耕、合德、千秋等乡镇,667 m2效益3000元以上,远超其他作物,大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9.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斑疹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几年在我国北方有日趋加重之势。2005年笔在河北定州发现有该病发生。番茄染病后,植株发育迟缓,果实膨大受阻或幼果开裂,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对番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望广大菜农提高警惕,做好播前种子处理以及播后的预防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0.
梨组织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原位RT-PCR检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建立梨树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原位RT-PCR检测技术, 用已知带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库尔勒香梨和无病毒实生苗叶片为材料, 利用D IG标记, 研究了香梨病毒的叶片石蜡切片IS-RT-PCR检测技术。包括AMV逆转录酶、dNTPs、RNasin及互补引物浓度对cDNA合成的影响, 退火温度、Taq DNA聚合酶、Mg2+ 、引物浓度及循环次数对原位PCR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RNasin的用量大于0.2 U·μL-1时,信号强度随着RNasin量的加大而增强; 只有当dNTPs浓度达1.0 mmol·L-1时才能生成一定量的cDNA;AMV浓度在0.3~0.5 U·μL-1均可进行正常的逆转录, 而且在该范围内产物的量随AMV浓度提高而增多; 引物浓度达到0.9μmol·L-1以上时才能进行有效的逆转录, 并且生成的cDNA的量随引物浓度增大而增加。原位扩增ACLSV的cDNA适合退火温度为56℃。循环20~30次可出现较强的蓝色信号, 引物浓度在0.8~1.2μmol·L-1时显色较好; Taq酶浓度为20 U·mL-1以上, 均显示较深的蓝色; Mg2 +浓度为1.5mmol·L-1就可满足原位PCR所需。获得了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原位PCR优化检测体系, 利用建立的优化程序对香梨样品进行了检测验证, 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