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叶酸(folic acid,FA)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一碳单位的重要载体,影响机体发育过程的生物活性食品。母猪叶酸营养研究始于本世纪40年代,近年来,研究表明叶酸作为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在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本文就叶酸的生理功能、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以及叶酸缺乏对妊娠母猪的影响研究作一综  相似文献   
82.
“光合细菌”是一种水圈微生物,广泛分布在水田,湖沼、河川、海洋及活性污泥和土壤中。特别是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每一克风干土中就生存104~106个这种细菌。它能靠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人工培育的光合细菌原液稍带粘性、呈淡红色。在一毫升菌液中有5兆个菌体。菌体中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B族、类胡萝卜素等.  相似文献   
83.
由于磺胺类药物具有广谱抑菌、使用方便、吸收迅速、穿透力强、性质稳定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动物疾病防控。近年来,母猪多发肢蹄病、肢蹄不结实,多发混合感染性的败血症、乳腺炎、关节炎、脑膜炎、胸膜肺炎以及由弓形体、球虫等出血性原虫病等,磺胺类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忽略了磺胺类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母猪和胎儿  相似文献   
84.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讨饲粮叶酸水平对1~15周龄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酶活性及肝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在育雏期(1~4周龄)、育成期(5~15周龄)鹅饲粮中叶酸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试验鹅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2、4、8、16 mg/kg叶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叶酸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1~4周龄鹅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显著降低1~4周龄鹅料重比(P<0.05),降低死淘率。2)饲粮添加叶酸能显著降低1~4周龄鹅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提高1~4周龄鹅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饲粮添加8 mg/kg叶酸可显著降低1~4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添加16 mg/kg叶酸可显著降低5~15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添加2~16 mg/kg叶酸可显著降低1~4周龄和5~15周龄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P<0.05)。3)饲粮添加1、2 mg/kg叶酸可显著提高1~4周龄鹅血清MTHFR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活性(P<0.01,P<0.05),添加2 mg/kg叶酸可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2 mg/kg叶酸可显著提高5~15周龄鹅血清M THFR活性(P<0.05)。4)1~4周龄,MTHFR基因表达量与M THFR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与DHFR活性显著负相关(P<0.05);5~15周龄,MTHFR基因表达量与MTHFR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负相关(P<0.05)。由以上结果可知:1)根据生长性能建立的回归方程得出,建议鹅饲粮中育雏期叶酸添加水平为2.45 mg/kg,育成期添加水平为2.08 mg/kg;添加叶酸可降低死淘率;2)叶酸水平对鹅血清生化指标和酶活性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叶酸对鹅肝脏中MTHFR基因的表达量有直接影响,MTHFR基因表达量与MTHFR、DH-FR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甜、糯玉米高叶酸基因型的CAPS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2970-2976
叶酸是一类水溶性B族维生素,它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由于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叶酸,只能依靠食物摄取。因此利用遗传育种手段培育高叶酸含量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是人类叶酸营养强化的重要途经。玉米谷氨酸亚胺甲基转移酶Ⅰ基因(ZmGFT1)是叶酸含量相关的关键基因,普通玉米该等位基因的SNP位点导致天冬酰胺转变为甘氨酸,从而影响总叶酸的含量。2个位点处的碱基均为G的玉米叶酸含量显著高于2个位点处的碱基均为A的玉米叶酸含量。本研究通过检测218份甜、糯玉米自交系GFT1基因的功能SNP位点发现该位点存在3种类型的等位变异,即GGG、CAA、GAA,根据功能SNP位点设计CAPS标记GFT1-2。利用该标记对甜玉米和糯玉米GFT1基因型进行鉴定,与测序结果一致。同时检测了鲜果穗叶酸含量,结果表明GFT1-2标记能准确鉴定GFT1的基因型,可用于加快高叶酸含量甜玉米和糯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86.
叶酸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小分子代谢物,还原态的蝶呤参与叶酸的合成。通过利用组成型启动子驱动依赖NADPH的蝶呤还原酶基因(NADPH-dependent pterin reductase gene, PTR1)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中进行过表达,探讨了来源于利什曼原虫的PTR1基因对植物叶酸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表达PTR1的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植株中,叶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转基因拟南芥的5-甲酰四氢叶酸有显著提高,而转基因烟草中5-甲基四氢叶酸有显著提高。说明将来源于原生动物的蝶呤还原酶引入植物,可以促进转基因植物中叶酸的合成代谢,为深入了解植物叶酸合成代谢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山西谷子资源叶酸含量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通过对山西谷子资源叶酸含量的测定与评价,了解谷子叶酸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谷子种质营养含量和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谷子的研究基地长治、汾阳和太原采集目前山西育种和种植中常用品种245个,记录谷子颜色后于60℃下烘干,采用常规方法研磨脱壳去糠,记录米粒颜色后研磨米粒,全部过100目筛子,测定其叶酸含量。叶酸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恒温水浴浸提,加苯胺处理过的活性炭吸附,用3%氨-70%乙醇洗脱,采用高锰酸钾氧化-间接荧光法测定。【结果】①山西省245份不同品种谷子叶酸含量平均为1.53 μg•g-1。谷子叶酸含量数值服从正态分布且为左偏态,说明谷子叶酸含量较多集中在平均值偏高水平。②不同地区谷子叶酸含量不同。同一品种在汾阳种植其叶酸含量显著低于太原和长治。日均温、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对叶酸含量影响不显著,降雨量则显著影响叶酸含量。③谷粒颜色对叶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小米颜色差异显著影响叶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褐色、绿色、黄色、鲜黄、浅黄和白色米粒品种。【结论】山西省谷子资源的叶酸含量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范围0.37-2.37 μg•g-1,变异系数为26.2%。不同生态区谷子叶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春播晚熟区的叶酸含量显著高于春播中熟区。降雨量显著影响谷子叶酸含量。小米颜色差异对叶酸含量有显著影响。在鉴定评价基础上,以样品叶酸含量的平均数及其标准差( ±s)为分类依据,筛选了一批高叶酸的谷子种质资源总计24份,占参试材料的9.8%。目前山西省农业生产常用谷子品种晋谷21,其叶酸含量约为2.0 μg•g-1,属于高叶酸含量品种。  相似文献   
88.
本文改进了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方法,在柱温25℃、电压25kv、40mMpH8.4磷酸二氢钾-硼砂缓冲液的电泳条件下,7min内实现了7种水溶性维生素(VB1、VB12、VB2、VB6、VC、烟酸和叶酸)的良好分离。利用上述的毛细管电泳法对复合B药片中7种水溶性维生素进行了检测,其迁移时间重现性为0.0625%~1.2224%,峰面积重现性为1.82%~4.70%,回收率为96.2%~105.3%检测限为0.03μg/ml。  相似文献   
89.
本试验旨在研究叶酸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官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肾脏DNA甲基转移酶-1(DN-MT-1)、p53基因、Bcl-2、Bax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24头初产母猪,配种后将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1.3 mg/kg叶酸)和试验组(F,30.0 mg/kg叶酸),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记录母猪分娩24 h内的繁殖性能指标以及21日龄断奶时的仔猪断奶重;采集母猪妊娠60 d时血清,以及正常出生体重(NBW)和IUGR新生仔猪血清和肾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浓度;用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研究DNMT-1、p53基因、Bcl-2、Bax和IGF-1在肾脏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母体添加30.0 mg/kg叶酸极显著提高初产母猪和新生仔猪血清叶酸含量(P<0.01),但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IUGR+C组DNMT-1表达量显著低于NBW组(P0.05);IUGR组Bax表达量显著高于NBW组(P<0.05);IUGR组IGF-1表达量显著低于NBW组(P<0.05);IUGR组和NBW组的Bax和IGF-1表达量组内差异都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揭示出:补充叶酸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极显著提高初产母猪和新生仔猪血清叶酸含量.通过母体补充叶酸可缓解IUGR对DNMT-1、p53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fol E基因是高叶酸调控基因,来源于细菌,已证明在西红柿等植物中,提高了叶酸含量。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法,将fol E基因在大豆受体材料Williams82中表达。共侵染了200个外植体,得到34株转化苗。通过对转化苗进行除草剂(135 mg·L-1)涂抹鉴定,获得14株除草剂抗性转化苗。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2株为阳性。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fol E全长c DNA已成功插入到大豆基因组中,并得到2个单拷贝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