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82篇
  免费   1147篇
  国内免费   2144篇
林业   6423篇
农学   1745篇
基础科学   8956篇
  3719篇
综合类   17164篇
农作物   1556篇
水产渔业   906篇
畜牧兽医   5274篇
园艺   4361篇
植物保护   569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1132篇
  2022年   1349篇
  2021年   1566篇
  2020年   1679篇
  2019年   2053篇
  2018年   898篇
  2017年   2325篇
  2016年   2617篇
  2015年   2118篇
  2014年   2927篇
  2013年   2986篇
  2012年   2997篇
  2011年   2957篇
  2010年   2762篇
  2009年   2479篇
  2008年   2361篇
  2007年   2232篇
  2006年   1799篇
  2005年   1602篇
  2004年   1251篇
  2003年   1233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852篇
  2000年   654篇
  1999年   489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478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71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以稻谷为原料,对蒸谷米的复水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超高压浸泡工序、蒸煮工序、干燥工序中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以蒸煮时柠檬酸添加量、蒸煮次数、微波干燥时间为变量,成品复水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得出蒸煮次数对复水性影响最大,柠檬酸添加量次之,干燥时间影响最小。利用模型确定了较佳参数为柠檬酸添加量1.1%,微波干燥时间6.4 min,蒸煮次数3次。  相似文献   
3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薏苡仁低聚糖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波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3个因素结合Box-Behnken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考察3个因素对薏苡仁低聚糖响应值的影响程度,优化工艺参数。各因素对薏苡仁低聚糖提取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液料比。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出其最佳超声波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温度70℃,液料比33∶1(m L/g),超声波时间27 min,超声波功率450 W。在该条件下,薏苡仁低聚糖提取率为0.94%,与模型预测值0.98%接近。说明使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薏苡仁低聚糖的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叶产品日益被人们所认可和推崇,而优化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融入必要的茶文化内涵就成为茶叶产品营销过程中的重要要求。本文拟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结合传统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从而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茶文化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系统化分析。  相似文献   
34.
选择了10种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水芹(Oenanthe javanic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蓼(Polygonum)对TP、TN的吸收效果最佳,其去除率均达到65.00%以上;筛选其中观赏价值高、净化效果佳的3组水生植物镶嵌组合进行生态设计,分别为纸莎草+蓼+萍蓬草(Nupharpumilum)、美人蕉(Canna indica)+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水芹、美人蕉+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萍蓬草+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a),发现美人蕉+三白草+萍蓬草+梭鱼草组合效果最好;对比植物镶嵌组合与单一类型的水生植物净化效果发现,镶嵌组合对TP的去除率比单一植物的平均去除率高11.98%,对TN的去除率高18.09%。  相似文献   
35.
3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金湾航空中心河提岸规划,滨水景观的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防洪水设施不仅要具有保护陆域不被侵袭的安全功能,而且要与周边自然景观、当地风土人情等融为一体。简单概括了设计策略和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在追求城市园林建设效果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现代艺术手的应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换而言之,现代艺术与城市园林建设双方是不可分离的。对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有助于优化城市园林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随着当前建筑活动开展不断完善,如今在整个建筑设计活动开展时,优化设计方案,创新设计元素,丰富设计理念,寻找合适的设计定位直接关系到整个设计活动的效果。本文拟从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入手,结合目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传统茶文化要素的具体内涵,从而探究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活动中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9.
城市景观内的许多环境挑战正在加剧,例如雨水径流和洪水风险、城市空气、土壤和水的化学和颗粒污染、城市热岛和夏季热浪。城市树木,以及城市森林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对城市的水、热、碳和污染循环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城市树木所能提供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的程度,以及气候区域和人造景观环境在改变这些影响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需要经验证据。文章介绍了一些新研究,它增进了对城市森林所提供的生态和环境服务的认识。这14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关于五大洲城镇树木作用的全球视角。一些研究为有树和无树的城市绿地局部小气候的降温效益提供了证据。有的研究仅仅集中在中尺度的城市树木蒸腾的冷却效益,或者在街道和行人规模的树冠遮阴的冷却。有的研究涉及树冠截留降雨的树种差异、生物滤池系统的吸水率,以及雨水径流养分吸收对水质的改善。这些研究还考虑了树木对空气质量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通过树木在消除空气污染物方面的作用,如臭氧,以及释放潜在的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过敏颗粒物。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交流城市树木在城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个支持未来城市森林研究的跨学科框架。城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到高度干扰,受到高度管理,对人类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0.
在全球化影响的背景下,城市里出现了很多所谓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有些设计不重视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简单抄袭或只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割裂了人地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提倡地域性景观设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出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园林景观是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以中小城镇内的公共园林景观设计为例,将理论融于实际设计之中,探讨了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