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7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从1999年到2002年,对山西省隰县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隰县地区共捕获7种鼠类,属于1目2科。按照动物区系划分,属于古北界有大林姬鼠、大仓鼠、长尾仓鼠、子午沙鼠4种鼠类,占57.14%;属于东洋界有社鼠1种鼠类,占14.29%;属于广布种有小家鼠、黑线姬鼠2种,占28.57%(。2)从1999年到2002年隰县鼠类多样性指数呈"高-低-低-高"的变化趋势(。3)鼠类的多样性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多样性最低,夏季多样性有所增加,到了秋季到达最高,冬季多样性指数又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2.
采用PHP+MYSQL、IIS、B/S等数据库组件构建基于Web的甘肃啮齿动物信息数据库系统,完成了90种甘肃啮齿动物生态学信息数据库及相关资料的建设。该数据库包含啮齿动物天敌数据库、啮齿动物物种信息数据库、调查方法数据库、控制数据库和预测预报数据库。初步应用表明,该数据库系统在农业教学和生产实践中的有着广泛用途,可以为甘肃啮齿动物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3.
啮齿动物的种群调节理论一直是业内研究者争论的重点,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外在因素对种群变化起到关键作用。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小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造成波动的外在因素进行了综述,概述了食物、降雨、降雪以及温度对不同种类啮齿动物种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在实施“碌曲县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县级示范点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对该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已查明在碌曲县共有38种啮齿类动物,隶属于6科7亚科19属。碌曲县土地面积仅占甘南州土地面积的13.18%,但啮齿动物种数却占全州啮齿动物种数的74.51%,表明碌曲县的生境条件和鼠种类组成在甘南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草原啮齿动物(60.53%)和森林啮齿动物(26.32%)为主体是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5.
本研究在前期研发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对开垦、轮牧和过牧3种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优势种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相对数量与8个不同植物因子动态关系进行定量非线性分析,借助MapGIS平台,利用3种优势啮齿动物种群相对数量与8个不同植物因子组成的数据库系统、3种优势啮齿动物种的图像信息组成的知识库系统、3种不同生境下19种不同生态模型组成的模型库系统,构成啮齿动物群落中种群相对数量与植物因子动态关系的推理机,通过程序设计语言VB (Visual Basic)进行MapGIS二次开发,在专家系统中予以设计并实现。  相似文献   
116.
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啮齿动物及多种哺乳动物肝组织内.自1850年首次在鼠肝内发现以来,肝毛细线虫在许多国家相继被发现[1-2].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犬猫、观赏动物等作为伴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接纳,人们饲养啮齿动物作为宠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不可避免地给人体带来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风险.笔者在2010年11月对家养松鼠的诊治过程中,发现家养松鼠感染肝毛细线虫的病例,现将诊断情况总结如下,旨在引起人们对该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7.
在过去的30年中,已报道8种病原体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肥胖,其中犬瘟热病毒是首个报道的可引起动物肥胖症的病毒。研究发现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啮齿动物后期表现为病态肥胖。早期犬瘟热病毒的复制对感染鼠下丘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感染鼠表现为体重增加、脂肪细胞增大、体内瘦素受体表达水平下降、黑色素浓集激素前体(ppMCH)mRNA水平下降,高胰岛素血症,儿茶酚胺水平降低,这些因子与机体的食欲增强和(或)能量消耗减少有密切关系,与肥胖症的特征相一致。论文综述了有关犬瘟热病毒引起啮齿类动物肥胖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8.
2009年6—11月,在吕梁山中部农林生态区进行了啮齿动物调查及分析,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和鼠类的栖息生境特征,把该区划分为3种不同生境。采用铗日法进行鼠类密度调查,共置放鼠铗8 117个,捕获啮齿动物714只,属4科8种,其中优势种为达乌尔鼠兔、社鼠、长尾仓鼠、子午沙鼠。对3种不同生境中鼠类种群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分析发现,生境差异、植被覆盖度和人为干扰对鼠类群落多样性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9.
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啮齿动物种类组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及区系成分之间的差异,在吉尔吉斯斯坦随机选择不同的景观,采用夹夜法对啮齿动物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文献资料与中国新疆啮齿动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吉尔吉斯斯坦的啮齿动物共有37种,隶属于10科,21属;中国新疆啮齿动物共有86种,隶属于10科,34属。两地啮齿动物种类在区系成分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以适应干旱环境的耐旱种类为主。吉尔吉斯斯坦的啮齿动物区系具有种类组成较简单,地方种类较少,与新疆啮齿动物区系的相似性较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0.
2002~2007年,在阿拉善荒漠区选择开垦区、轮牧区、过牧区和禁牧区四种植被生境,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不同植被生境中鼠类栖息地选择的特性。结果表明:6个年度中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群在四种不同植被生境中各不相同,各个群落的组成种类和主要种类的数量有较大变化;6年中不同植被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组成种的年平均种数为轮牧区=过牧区=禁牧区>开垦区。不同植被生境中主要组成种变化较大:开垦区为长爪沙鼠、黑线仓鼠;轮牧区为子午沙鼠、小毛足鼠;过牧区为三趾跳鼠、五趾跳鼠;禁牧区为小毛足鼠。长爪沙鼠在开垦区与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在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无差异;三趾跳鼠在过牧区与其他三种干扰区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