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96篇
农学   294篇
基础科学   136篇
  169篇
综合类   2078篇
农作物   286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429篇
园艺   204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香根草、紫穗槐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4年连续的定点、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保水能力在第3年后达到或超过次生植被的保水能力;香根草生物埂第2年后保水能力超过紫穗槐生物埂,第3年后无土壤侵蚀发生;紫穗槐 生物埂第2年即无土壤侵蚀发生;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降低土壤坡度的作用非常明显;种植香根草、紫穗槐生物埂后,玉米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该技术适宜在黔中乃至全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2.
以同期成熟品种早凤王桃为对照,对中早熟品种丽红桃休眠期枝芽抗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丽红桃1年生冬态枝条表面有一层白色蜡质薄膜,可有效防止冬旱害的发生;越冬枝条有较高的电解质含量和较低的电解质渗出率;休眠枝、芽的脯氨酸含量和束缚水含量均较高,水势较低。说明该品种在休眠期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23.
侯海花 《草业科学》2005,22(5):31-3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生物入侵现象也日趋严重。目前山东省已有互花米草、喜旱莲子草(水花生)、凤眼莲(水葫芦)、金鸡菊等10多种植物外来人侵种和松干蚧等多种动物外来人侵种。外来人侵物种对生态安全威胁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4.
25.
26.
随着獭兔养殖业的发展,獭兔皮的剥制和贮藏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过去,不少獭兔养殖场和专业户,习惯于将剥下的獭兔皮拉开,钉在板上,阴干保藏.采用这种方法,虽能趁热拉大原皮1~2cm,但会使毛皮密度相应减小,并导致皮张变形,影响毛皮的韧性和质量.而用盐渍法干藏獭兔皮,就可避免这些缺陷,不仅皮质好,售价高,而且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7.
选用4个杂交粳稻新组合和两个常规水稻新品系进行田间旱种湿管栽培,以筛选适于水田旱种湿管的品种。结果表明:辽优1046与辽优0201,表现最好,生育期合适,产量较高;旱25与旱14,生育期合适,但产量不够理想,必须适当增加播种量,有望达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8.
1.精心选种,培养出核心兔群。要特别重视选育公兔,选毛好、体大、性欲强的,一代代选下去,两代就会有所变化,到第四代就会很好了。  相似文献   
29.
30.
近几年,由于板栗价格居高不下,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我县板栗面积已达1.5万hm^2。主要分布在泗张镇、圣水峪乡等南部沙石山区。由于土壤瘠薄,管理粗放,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质量差。为此,我县林业局果树站自2001年开始,对南部沙石山区低产板栗园,进行了一系列的增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至2004年,试验区空蓬率由试验前的45.6%降到4.1%。结实率由48.5%上升为70.2%,单粒重增加31.3%,盛果期产量由2000年的88.5kg/667m^2提高到2004年272kg/667m^2,是开发前的2倍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