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88篇
农学   119篇
基础科学   52篇
  17篇
综合类   100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1001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中李5号’李是以‘青脆李’为母本经自然实生选育而成。该品种生长势较强,树姿半开张;在河南省郑州市观察,3月上旬进入初花期,3月中旬进入盛花期,花期持续约10 d;果实发育期约120 d,于7月中旬成熟;果实近圆形,果顶扁平,缝合线浅,平均单果重46.8 g,果皮呈黄绿色,不着红色,果面有明显果粉层;果肉呈浅黄色,肉质细腻、硬脆,汁液多,纤维少,风味酸甜,无香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8%,维生素C含量6.82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9.62%,可滴定酸含量0.82%,可食率97.9%;该品种5年生树的株产可达32 kg以上,丰产能力较强,在河南及周边省市李树适生区均可栽植。  相似文献   
82.
为了贵州省沿河县沙子空心李资源的提纯复壮及优质苗木的工厂化繁育,本研究以沙子空心李冬季休眠芽为外植体,通过设置不同激素质量浓度的处理,探索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条件,并利用SSR及ISSR两种分子标记,对空心李组培苗遗传变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组培苗在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GA3 0.5 mg/L+KT 1.5 mg/L时,增殖系数较高为5.15,且增殖芽健壮;在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NAA 0.2 mg/L时,生根率最高为65%,平均生根数为9.35,且主根粗壮须根极多;分别用21条ISSR引物和22对SSR引物对增殖苗进行遗传变异检测,结果表明在引物检测范围内沙子空心李离体培养至第5代仍然保持其遗传稳定性,该离体快繁体系可用于工厂化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83.
以改进的CTAB法对三华李品种群中的早食李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CTAB法适于高质量三华李品种群基因组DNA的提取。提取的早食李基因组DNA完整性较好,无降解,OD260/OD280的比值在1.9-2.0之间,多糖类杂质去除较为干净。经SRAP检验,条带清晰,多态性良好,说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较好,适于三华李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不同时期的不同成熟度的叶片都可以提取到基因组DNA,但以各期的嫩叶(梢)产量最高,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84.
【目的】】针对‘早红李’座果率低的问题,研究不同树形和人工授粉对其座果率及品质的影响,为提升‘早红李’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本试验以 5 年生‘早红李’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树形对果实的影响,并采用不同的品种和授粉方式,分析对其座果率的影响。【结果】(1)避雨栽培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高于露天栽培;(2)树形为开心型和篱壁型的‘早红李’单果重、纵横径高于自然型;(3)授粉品种和授粉方法对‘早红李’座果率的影响明显,表现为大红李﹥吉胜﹥大石早生,电动喷粉﹥人工点授﹥液体授粉。【结论】‘早红李’在避雨下栽培且树形为开心型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大红李是较理想的父本,而电动喷粉是最理想的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8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红布林’、‘黑宝石’、‘安哥诺’、‘07-68’、‘436’、‘北国红’、‘金红李’和‘晚熟红李’8个种质李果实酚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种质李果实总酚平均含量为2934.05mg/kg,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155.7mg/kg。原花青素B1、儿茶素、绿原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原花青素C、芦丁、槲皮素-半乳糖、槲皮素-葡萄糖、槲皮素-木糖醇和槲皮素-吡喃阿拉伯糖平均含量分别为51.94mg/kg、22.80mg/kg、9.85mg/kg、33.91mg/kg、17.08mg/kg、14.89mg/kg、19.79mg/kg、4.66mg/kg、31.39mg/kg、4.16mg/kg和19.99mg/kg。各组分变异系数为33.89%-266.65%,体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不同试材中,‘北国红’富含原花青素B1、儿茶素,‘红布林’富含绿原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C,‘晚熟红李’富含芦丁和槲皮素-吡喃阿拉伯糖,‘安哥诺’富含槲皮素-半乳糖,‘436’富含槲皮素-葡萄糖,‘07-68’富含槲皮素-木糖醇。不同种质李果实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体现出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86.
花粉直感现象的研究可为生产上授粉品种的配置、提高果实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研究花粉直感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以秋姬、绥李3号、龙园秋李、月光李、423五个李品种为母本,分别采用长李15、黄李、布林、安哥诺、红心李和混合花粉授粉,用所获得的30个组合为试验材料,统计获得组合的坐果率和单果重、测定获得组合的果实品质,研究花粉直感效应对李坐果率、单果重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直感对李的坐果率、单果重、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方面影响较大。不同雌性系的花粉直感效应存在差异,反应在指标和变幅的不同。旨在为李树研究和生产上合理配置授粉品种,提高果实品质和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88.
李品种花粉量及花粉发芽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安哥诺、贝拉多纳、索瑞斯、秋红、秋姬等23个李品种进行了花粉量和花粉发芽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美丽李、红天鹅绒、皇天鹅绒没有花粉。花粉量大且花粉发芽率高的品种有秋姬、总理、紫峰、秋红、佛来索、好莱坞、安哥诺、帕鲁鲁、红李、美国大李等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89.
2013-2018年,对引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4个俄罗斯李品种的植物学特征、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抗性等开展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威卡’为早熟品种,离核,较丰产,抗寒性及抗病性强;‘阿尔泰禧’为中熟品种,丰产,果实口味酸甜适口,抗寒性及抗病性较强;‘安卡斯凯’为中熟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16.00%,抗寒力及抗病性强;‘普里莫’为晚熟品种,半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7.20%,果肉紫红色,抗寒力强。因此综合分析认为,4个俄罗斯引进李品种均适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栽植,另外,4个引进品种与当地主栽对照品种相比,果实耐贮性及树体抗寒性表现优异,在育种工作中可以作为杂交亲本重点加以利用,以实现育种突破。  相似文献   
90.
李元林 《中国食用菌》2020,(1):I0033-I0033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当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然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出现了较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当下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一步的转变,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由李繁荣著写的《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书,于2014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