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83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27篇
  85篇
综合类   906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361篇
园艺   142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水果经壳聚糖保鲜剂采前处理,病虫害发生率大大降低,果实贮存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果皮组织结构变化,果品保鲜中衰老进程受阻,水果贮藏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62.
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Mg2+的吸附作用,探讨了溶液的pH、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值为4~5时,羧甲基壳聚糖对Mg2+的吸附性能很好,其饱和吸附容量为106mg/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6%。  相似文献   
63.
这三个实验目的在于研究壳聚糖和品种对仔鸡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在实验一中,一日龄仔鸡自由采食基础日粮(对照组)或采食添加壳聚糖10.5mg/d·只的基础日粮(实验组)。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实验组从15日龄开始添加与实验一同样水平的壳聚糖。从实验一看来,实验组的平均体重从21日龄起显著重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35日龄的平均体重,实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重ArborAcres121.8g,Peterson118.5g和Ross242.8g,差异显著P<0.05。但是,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对照组和实验组(从15日龄开始添加壳聚糖)的平均体重没有明显的差别。不同鸡种35日龄平均体重的对比:ArbolAcres显著重于Peterson和Ross,P<0.05;但是在整个实验中,Peterson和Ross及Cobb和Ross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实验一中,有2个鸡种(ArborAcres和Ross)15 ̄35日龄的平均饲料转化率(FCR)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论实验二还是实验三,品种内各组之间15~35日龄的FCR都没有明显差异。所有3个实验中,品种之间15 ̄35日龄的FCR差异也不是很大。除了实验三中的Cobb,所有实验中,品种内各组之间的平均腹部脂肪沉积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实验一中Ross明显低于ArborAcres或Pe-terson,而实验三中Cobb低于Ross。方差分析表明整个实验中,添加壳聚糖和品种间的互作效应对于包括平均腹部脂肪沉积率在内的主要经济性状差异不明显。实验结果:从1日龄开始添加壳聚糖可以促进仔鸡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64.
壳聚糖对长白落叶松和侧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0.5、1.0、1.5、2.0 g·L-14种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分别对长白落叶松和侧柏种子浸种处理18、24 h,对照为始温45℃清水浸种24 h、恒温25℃培养21、28 d.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后,长白落叶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率和发芽指数都有显著提高,以1.0 g·L-1壳聚糖浸种24 h效果最佳;侧柏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以2.0 g·L-1壳聚糖浸种24 h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5.
壳聚糖在荔枝果酒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壳聚糖对荔枝果酒的澄清作用,比较了荔枝果酒用壳聚糖处理前后的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酚类物质、可溶性蛋白质、果胶、酒精度、色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透光率提高.当壳聚糖用量为0.6 g.L-1时对荔枝果酒的澄清效果最好,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稳定性,说明壳聚糖是一种有效的荔枝果酒澄清剂.  相似文献   
66.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防腐性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段新芳  孙芳利  朱玮  赵砺 《林业科学》2004,40(6):138-143
壳聚糖金属聚合物 [如壳聚糖铜聚合物 (CCC)和壳聚糖锌配合物 (CZC) ]是壳聚糖和金属盐类反应生成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用CCC和CZC与铜铬砷 (CCA)分别处理马尾松和毛白杨边材 ,进行木材防腐试验 ,结果表明 :CCC和CZC对褐腐菌棉腐卧孔菌的防腐性能与CCA相比 ,CZC达到最耐腐等级 ,防腐效果接近CCA ,其锌离子临界保持量为 0 780kg·m- 3(腐朽后质量损失 1 18% ) ,但CCC防褐腐效果明显不如CZC ;CCC对白腐菌彩绒革盖菌的防腐性能达到最耐腐等级 ,防腐效果接近CCA ,其铜离子临界保持量为 0 82 4kg·m- 3(腐朽后质量损失2 4 5 % ) ;CZC和氯化锌对白腐菌的防腐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7.
采用贴膜法评价了添加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杉木粉/PVC复合材料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性能,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添加平均分子量为32 W和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时,复合材料的表面抗菌效果最佳,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XPS的分析也显示添加壳聚糖后,样品表面出现一定强度N1s的谱峰,且C1和C2的峰面积比从1.87下降至1.82,说明复合样品的表面均匀地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壳聚糖,使样品表面具有抗菌功能。  相似文献   
68.
以中草药黄芩中的黄酮苷元类成分、聚赖氨酸、壳聚糖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原料制备复合缓释保鲜涂膜,以期延长黄瓜的贮藏期。以黄瓜烂果率、失重率、VC含量为主要新鲜度指标,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三个影响显著的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缓释保鲜涂膜配方,以黄瓜感官评价为响应值进行保鲜研究,得出缓释保鲜膜的最佳配方为:黄芩黄酮总苷元浓度0.57%,壳聚糖浓度0.92%,CMC-Na浓度1.47%,聚赖氨酸浓度6%;用制备的最佳配方缓释保鲜膜在温度25℃、相对湿度65%条件下保鲜黄瓜达16d,对黄瓜烂果率、失重率的增长速度以及VC含量的减少速度起到一定程度的减缓作用。所研制的复合缓释保鲜膜配方能够作为黄瓜贮藏保鲜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9.
β-胡萝卜素作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其稳定性差、生物利用率低,极大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水相,以玉米油为油相,通过添加壳聚糖、海藻酸钠制备多层乳液,与Ca2+交联制备运载β-胡萝卜素凝胶微球。通过粒径、ζ-电位、乳化稳定性、界面蛋白吸附量、β-胡萝卜素包埋率等指标和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体外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壳聚糖、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特性及β-胡萝卜素凝胶微球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壳聚糖质量分数为2.0%时,形成的双层乳液稳定性最好,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率最高,达(64.82±0.31)%;当海藻酸钠质量分数达到2.0%时,形成的三层乳液对β-胡萝卜素包埋率最高,达到(86.75±2.0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凝胶微球中海藻酸钠与壳聚糖发生了静电相互作用;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干燥的凝胶微球呈球形,且随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加,凝胶微球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凝胶珠微球具有持续性释放的功能,乳液凝胶微球可作为β-胡萝卜素一种良好的缓释体系。  相似文献   
70.
本实验按脱矿物质、脱有机质、脱色和脱乙酰基四个步骤从鼠妇虫提取壳聚糖,在脱矿物质、脱有机质过程中分别设计了50℃、60℃、70℃、80℃、90℃ 5个水浴温度处理,经对5个温度处理的分析比较,确定了脱矿物质和脱有机质的适宜温度,再经脱色和脱乙酰基成功提取出了壳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