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林业   65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8篇
  23篇
综合类   1121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3048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0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探究复方益母草粉对老龄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羽健康状况良好的70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4.5 g/kg)、中剂量组(3.0 g/kg)、低剂量组(1.5 g/kg)。测定产蛋率、畸形蛋率、平均蛋重、全蛋中的干物质含量;检测鸡血清中蛋白含量、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检测红细胞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测定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测定卵泡发育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产蛋率提高,畸形蛋率降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平均蛋重和总干物质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鸡血清中总蛋白(TP)与球蛋白(GLO)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鸡血清中球蛋白(GLO)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鸡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究大环内酯类药物泰乐菌素和阿奇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及其耐药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试验首先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两种药物对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及其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考察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及其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并测定细菌生长情况,最后考察两种药物浓度及药物孵育时间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弱于敏感菌株,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与其耐药菌株的生长存在差异。0.312 5μg/mL的泰乐菌素和阿奇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耐药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25μg/mL的泰乐菌素和阿奇霉素对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随着药物孵育时间的延长,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说明大环内酯类药物泰乐菌素和阿奇霉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木糖葡萄球菌敏感菌株及其耐药菌株生物被膜的形成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3.
爱比菌素对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及生物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比菌素是一种新的生物杀螨剂,是由除虫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它对久效磷抗性敏感的两组朱砂叶螨种群有很高的毒性,LC50值各为0.0038mg/L和0.0153mg/L,LC95值分别为0.0263mg/L和0.0279mg/L。用0.0288mg/L(近似LC95)的浓度处理带螨的棉叶,幼若螨在72h死亡率达90%,对卵无效;该浓度处理棉苗7天后对成螨和幼若螨无残效。用近似LC50浓度(  相似文献   
104.
为解决聚维酮碘在圈养野生动物治疗上因为剂型原因碰到药物留存时间短,给药伤口易化脓等问题,长沙生态动物园研制出一种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并在白虎、鳄鱼、节尾狐猴、骆驼、犀牛、羊驼等野生动物外伤治疗中进行应用.经临床治疗验证,复方聚维酮碘油乳剂与聚维酮碘溶液效果基本相同,但作用时间更长,操作更加方便,可有效减少需要涂抹的次数...  相似文献   
105.
‘泰八’菠萝蜜是泰国南部菠萝蜜种植户在2005-2009年期间筛选、培育出的优良品种,2012年引入海南进行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在海南地区5 a生植株有三个成熟高峰期分别是2月中旬~3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成熟果实纵径39.75 cm(平均值,下同),横径24.22 cm,果形指数1.64,短椭圆形;单果重13.70 kg、株产369.7 kg;果苞多为肾行、纺锤形,单果苞重22.84 g、果苞厚0.30 cm,内有种子1枚;果表具六角棱形瘤状突起,可溶性固形物25.53 %,果肉纤维含量低,可食率38.6 %,肉厚味香,果苞黄色到橙红色、苞肉厚而密、质脆,该品种具有周年结果、早结丰产、适应性强、易管理、抗逆性强等特点,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06.
果蝇是为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目前主要依靠乙基多杀菌素防控,成本较高,急需研究替代药剂,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是一种新型细菌杀虫剂,为了明确短稳杆菌的防控效果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在杨梅转色成熟期喷雾,设5个处理,1.00×107、1.25×107和1.67×107短稳杆菌以及30和40 mg/L乙基多杀菌素,清水喷雾做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个处理药后7 d的果蝇防效为91.92%-96.76%,各处理间虫果率差异不显著,用药后13 d防效在82.76%-88.27%之间,1.67×107短稳杆菌处理虫果率最低;5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5.41%-7.21%,其中1.67×107短稳杆菌处理的提高幅度最大,果实硬度显著提高33.21%-46.42%,落果率显著下降37.57%-42.86%,硬度和落果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果蝇防控效果和果实品质等因素,短稳杆菌是防治杨梅果蝇乙基多杀菌素的理想替代药剂,值得在产业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7.
为筛选防治石榴蓟马的高效、低毒和无污染的生物杀虫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4种生物杀虫剂对石榴蓟马不同虫态的毒力效应。结果表明:4种生物杀虫剂对两种石榴蓟马的毒力依次为:乙基多杀菌素>印楝素>苦参碱>除虫菊素。乙基多杀菌素对黄胸蓟马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8.550 mg/L和12.078 mg/L。对西花蓟马3龄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13.647 mg/L和20.185 mg/L。印楝素和苦参碱亚致死浓度均可引起两种石榴蓟马的化蛹率和羽化率显著下降(P<0.05)。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印楝素和苦参碱均能对两种石榴蓟马种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泰格林纸集团造纸原料林基地现有林地25.33万hm2,并逐步进入轮伐期。正确采伐造纸原料林是非常重要的。结合岳阳县西塘林场和溆浦县雷锋山林场采伐情况,分析造纸原料林采伐现状,提出正确采伐造纸原料林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以天维菌素B、天维菌素B单糖苷和天维菌素B苷元为原料,经选择性C-5羟基保护,在C-13、C-4′和C-4″位引入不同酰基基团,合成了3个系列共23个天维菌素B酰化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对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以及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其中天维菌素B C-4″位衍生物的活性优于C-4′位衍生物及13位衍生物。化合物8e对小菜蛾和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最优,LC50值分别为9.2 mg/L和0.42 mg/L,化合物8b对朱砂叶螨的毒性最高,LC50值为0.0019 mg/L,均优于对照药天维菌素B。  相似文献   
110.
冠菌素 (coronatine, COR) 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调控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目前冠菌素主要通过微生物菌株发酵的方式获得,而菌株自身产率低是限制冠菌素应用的最大问题。为了开发冠菌素高产菌株,本研究以模式菌株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ingae pv. tomato DC3000为出发菌株,利用RecTE基因重组体系对菌株Pst DC3000中hrpS基因进行了敲除,并成功筛选到基因重组菌株H1-20。对H1-20菌株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H1-20菌株中冠菌素的产量达到了22.67 mg/L,是出发菌株冠菌素产量的2.36倍。本研究通过RecTE基因重组体系,成功地构建了冠菌素工程菌株H1-20,为产冠菌素菌株提供了更多选择,为后续进一步开展冠菌素高产菌株改造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