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9篇
  13篇
综合类   240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8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小时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我国有关资料显示,在一般奶牛场中,此病的发病率为10%~25%,有些地区高达40%以上。据美国1996年有关报道,发病率平均为7.4%。据文献报道:胎衣不下患牛中,有80%以上牛只会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结果导致奶牛产后发情延迟和配种次数增加;40%以上牛只会继发感染乳房炎及产后代谢病,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1胎衣不下的原因1.1生理性因素1.1.1胎衣不下具有遗传性,即此胎发生的,下胎发病的概率会增加。1.1.2初产牛难产会使胎衣不下的发病危险程度提高3~4倍。1.1…  相似文献   
22.
《中国乳业》2005,(5):60-60
2005年5月27日,中国国家首席兽医官、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内地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情况。2005年4月上旬,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和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两个奶牛场相继发生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农业部已于5月13日向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进行了通报,我国国内媒体14日已有相关报道。5月上旬,  相似文献   
23.
奶牛肢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疾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蹄病的生成因素,提出了几种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仅供奶牛养殖者参考。1蹄病的生成因素1.1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有些蹄病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指(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1.2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1.3牛长期站于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1.4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1.5饲料霉败变质、饲…  相似文献   
24.
无公害牛奶,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牛奶。其主要特征是:牛奶产品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奶产品的品质优良;具备本身天然的风味和营养特点;牛奶生产  相似文献   
25.
对金华市规模奶牛场HMT强阳性的122个乳样进行主要细菌的分离鉴定,查出91个乳样有细菌,细菌检出率为74.59%。检出8种共104个分离菌株,其中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株,占51.0%;传染性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无乳链球菌14株,分别占22.1%和13.5%;环境性细菌感染9株占8.7%,其中链球菌属(除无乳之外)7株占6.7%,且以停乳链球菌为主(5.8%);肠杆菌2株占1.9%,但未检出大肠杆菌;其他细菌5株占4.8%。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乳房炎占12.0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临床上较常使用的青霉素、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对该场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有很大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6.
血清钙、磷和葡萄糖水平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奶牛产后胎衣在12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Retention Fetal Membrane,简称RFM),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对于此病国内外均有大量文献报道。我国有关资料显示,在一般的奶牛场中,此病的发病率为10%~25%,个别地区高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27.
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严重损害养殖业主的经济收益,极大程度威胁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为此,本文介绍了奶牛场布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强化引种检疫,春秋季开展定期监测,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消毒灭源,强化宣传指导;简述了奶牛场布病综合防控的体会:建立布病防控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28.
本文详细阐述了规模化奶牛场疫病的成因,并针对规模化奶牛场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9.
程曦 《中国农垦》2011,(10):84-84
8月30日,宁夏自治区副主席李锐先后深入宁夏农垦保障房工程建设示范区、平吉堡奶牛场乳香花园等建设工地,详细了解宁夏农垦保障房建设进展情况,并对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30.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我国奶业现处于转型期,规模化现代化奶牛场比重逐渐增加的同时,多种饲养模式并存。介绍了奶牛场主要的饲养模式及与不同生产工艺的适配关系,有助于确定合理的奶牛场规划建设方案,获得更好的投入性价比和回报率,减少后期重复性改造与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