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9篇
  13篇
综合类   240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8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奶牛分娩后12h内不能将胎衣自然排出的,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引起子宫内膜炎,直接影响到奶牛的正常受孕和产奶,甚至会继发其他疾病,危及生命,给奶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伤。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占分娩牛的8.2%,有些奶牛场甚至高达25%~40%。对此,笔者在2007~2011年间,对安阳地区及周边县区奶牛场的奶牛胎衣不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共有856头奶牛分娩,有胎衣不下的有188头,发病率22%。针对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情况,笔者采取了综合防治指施,使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指的是根据奶牛不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将粗饲料、精饲料、矿物质以及各种添加剂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成营养相对平衡的日粮进行饲喂的饲养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在英、美、以色列等国推广应用,我国于1985年在北京的2个奶牛场进行了全混合日粮饲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后,该项技术在我国很多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前广西奶牛养殖效益普遍较低,尤其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作者通过对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几个中小型奶牛养殖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养殖效益低下的原因主要有奶牛养殖成本较高、产奶量较低、疾病发生率较高、繁殖性能较差、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缺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等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4.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4):70-70
日前,上海市奉贤区完成了对19家奶(种)牛场检测样品的采集工作,同时完成对全区近万头奶牛的口蹄疫第一次突击免疫。目前,正对各奶牛场的存栏奶牛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免疫效果评价。从2月份开始,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区奶牛的分布及实验室的实际,制订相关的采样计划,组  相似文献   
75.
硒是动物必需的一种矿物元素,在动物机体的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无机硒产品应用于畜牧业生产较早,酵母硒的研究也有广泛的应用报道,蛋白硒在猪的应用试验上也有所报道。硒源及硒存在的形式直接影响机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本试验用有机蛋白硒饲喂泌乳奶牛,通过观测奶牛日泌乳量和乳中体细胞含量的变化来分析蛋白硒对奶牛乳量性状的影响。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时间为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2月27日,试验奶牛采用广西南宁市北郊某奶牛场28头胎次为2~5胎、泌乳期为5~7个月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甲、乙  相似文献   
76.
77.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胎衣不能于正常时间内顺利排出.奶牛在产后6小时内胎衣不能排下的,称为胎衣停滞;产后12小时后胎衣仍不能排下的,称为胎衣不下.该病是奶牛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疾病,据报道,在一般奶牛场中,此病的发病率为10%~25%.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场繁殖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近几年来奶牛饲养业的快速发展,各大奶牛场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并有上升趋势,成为目前奶牛危害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78.
奶牛的酮病也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泌乳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常发生于产犊后10~60 d。在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奶牛酮病虽能够治愈,也很少引起奶牛死亡,但治疗费用增加、高产奶牛产奶量大幅度降低、牛奶成分改变、繁殖率降低以及淘汰率升高等,同时也能继发母牛的营养不  相似文献   
79.
夏秋时节气温高,雨水多,奶牛场一旦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做不到位,奶牛就容易发生热应激、缺钾症、肢蹄病、焦虫病、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等疾病,如不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0.
众所周知。奶牛是反刍动物,日粮应该以粗饲料为主。但是在现实生产中,北方地区的规模奶牛场往往忽视奶牛日粮中粗饲料的作用,仍然通过大量使用精饲料来追求较高的奶产量,这种“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造成奶牛的繁殖、消化、代谢、肢蹄疾病过多发生,使得高产奶牛的利用年限人为缩短。因此,规模奶牛场要贯彻“以牛为本”的思想,最基本的原则是给奶牛提供足量的优质粗饲料,保证奶牛采食优质粗饲料满足自身维持高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