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3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77篇
基础科学   260篇
  166篇
综合类   561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31篇
畜牧兽医   2703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1515篇
  2013年   1514篇
  2012年   2284篇
  2011年   2344篇
  2010年   2211篇
  2009年   2685篇
  2008年   2798篇
  2007年   2387篇
  2006年   2530篇
  2005年   1996篇
  2004年   1830篇
  2003年   1393篇
  2002年   973篇
  2001年   733篇
  2000年   524篇
  1999年   478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269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63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曾晓  李允  刘洁 《中国饲料》2023,1(10):18-21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胎次、产奶量接近的泌乳期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其中,对照组、试验1、2、3组奶牛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3 g/kg的复合益生菌,试验为期42 d。结果显示:(1)在奶牛生产性能方面,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奶牛的4%乳脂校正乳(4%FCM)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2)在乳品质方面,试验1组(1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3组(3 g/kg复合益生菌)的乳蛋白率(MPP)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的乳脂率(MFP)显著高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试验1组(1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2组(2 g/kg复合益生菌)、试验3组(3 g/kg复合益生菌)的体细胞数(SCC)显著低于对照组(0 g/kg复合益生菌)(P <0.05);(3)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试验2组(2 g/k...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敞棚奶牛舍西晒严重的问题,本试验通过在舍西侧种植乔木遮蔽阳光以缓解生产中夏季西晒引起的奶牛热应激。选择360头健康、体况和胎次相近的泌乳奶牛[泌乳天数(185±25)d,胎次(2.5±0.5),产奶量(31.02±1.25)kg],随机分于2栋建筑结构相同的南北朝向敞棚舍中,其中一栋舍(遮阴舍)西侧山墙外种植高15 m的杨树(冠长6 m,冠幅下宽0.8 m,上宽0.3 m),另一栋舍西侧山墙外没有种树(对照舍)。试验分3个阶段进行,即热季前期(5月)、热季期(7-8月)和热季后期(10月),测定每个试验期的舍温及奶牛生理和行为指标,并测定各阶段的产奶量和乳成分以及养分表观消化率,同时测定各阶段的全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树木遮阴对热季期奶牛的效果较好,对热季前期和后期影响较小。热季期遮阴显著降低了舍温,遮阴舍日均温较对照舍降低了0.99℃,其中09:00-20:00降低了1.13℃(P<0.05)。2)热季期遮阴舍奶牛呼吸频率较对照舍降低8.21%,差异显著(P<0.05),且躺卧比例较对照舍提高7.42%。3)遮阴提高了热季期奶牛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干物...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旨在克隆奶牛脑肌类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1基因(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BMAL1)的蛋白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析其CDS序列和编码蛋白特性。以牛肝脏组织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奶牛BMAL1基因中带有同源臂的CDS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法,将目的片段连接至酶切线性化的pc DNA3.1-Puro-N-3HA真核表达载体上,酶切及测序结果均符合预期的质粒命名为pc DNA3.1-3HA-c BMAL1。将空载与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验奶牛BMAL1基因的过表达效果,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BMAL1基因CDS区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和功能。结果显示,pc DNA3.1-3HA-c BMAL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该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后,成功实现了BMAL1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过表达;牛BAML1基因与绵羊、山羊同源性最高,BMAL1蛋白为不稳定蛋白,其上不存在...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究小檗碱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s)凋亡的调控机理,首先利用CCK8法确定添加药物的细胞毒性,然后将BEECs分为空白(C)组、脂多糖(LPS)组(1μg/mL)、小檗碱(BBR)组(BBR10μmol/L+LPS 1μg/mL)、氯喹(CQ)组(CQ 20μmol/L+BBR 10μmol/L+LPS 1μg/m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LC3II、P62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LPS组BEECs凋亡率和BAX/BCL2较空白组升高(P<0.01);BBR组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低于LPS组(P<0.01);CQ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P<0.01),而BAX/BCL2与空白组差异不显著。LPS组BEECs表达P62高于空白组(P<0.01);BBR组与LPS组相比LC3II升高(P<0.05)、P62降低(P<0.01);CQ组LC3II高于其他3组(P<0.01),CQ组P62与空白组、BBR组差异显著而与LPS组差异不显著。说明LPS降低BEECs自噬通...  相似文献   
995.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被誉为奶牛养殖革命中两大利器之一,对奶牛生产管理、选种选配及遗传改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详细介绍北京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基础上,剖析了北京市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提出了7点建议,即加大数据核查力度,确保数据准确;多渠道拓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解读培训,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加大采样设备与测定仪器技术创新,提高采样与测定效率;加强信息通路的集成与优化,不断提高测定体系的数智化水平;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保障测定工作稳定运行;积极探讨、构建奶牛全产业链参与的性能测定体系,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应用水平;尝试开展有偿服务,增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竞争力,以期为其他省市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促进我国奶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奶牛奶牛是我国目前发展潜力较大的畜种。就畜种生产力水平来看,奶牛是饲养报酬较高的畜种,其饲料转化率居畜禽之首,是目前发展前景广阔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哈尔滨市的奶牛饲养业迅猛发展,随着奶牛的增多,对饲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用青贮玉米秸秆作为奶牛的粗饲料,不仅能给养殖户及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获得良好生态效益。1.玉米秸秆青贮新技术的内容玉米秸秆青贮,可提高饲料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的含量,达到气味酸甜芳香,消化率高,适口性好,能增进牲畜食欲,可供四季喂养。玉米秸秆青贮新技术,克服了传统青贮技术的弊端,提高了青贮饲料的成品率和青贮饲料的品质,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为各种规模奶牛养殖场所使用,还能实现青贮饲料的商品化。新技术的工艺路线为:秸秆收割→秸…  相似文献   
998.
所谓日粮饲喂技术是指根据奶牛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饲养方案,按照营养专家配方,采用日粮混合机具(即日粮搅拌车)对粗料、  相似文献   
999.
奶牛饲喂技术与设备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春林  坎杂  曾明军  李景彬 《农机化研究》2007,(12):240-242,245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对奶牛饲喂机械化设备的需求较为迫切.为此,介绍了传统饲喂、TMR饲喂和饲喂机器人等3种饲喂技术,并对其配套设备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以个体奶牛体况的精细化饲养来实现数字化养殖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9WAFM-11型奶牛自动精准饲喂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研制,已通过北京市农业局组织的新产品鉴定。该系统技术新颖,属国内首创,符合我国奶牛养殖行业“规模化、集约化、高产化、精准化”的发展要求,对提高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管理及现代化装备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计算、饲料投放三个阶段,主要由奶牛自动精准饲喂管理软件和奶牛自动喂料机组成。当奶牛主动来喂料机寻饲料时,牛颈部所佩带的识别卡距喂料机的感应天线10~15cm范围内即可自动识别奶牛,计算机通过饲喂管理软件自动查询数据库内的当日饲喂计划,然后决定是否投料及投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