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297篇
基础科学   317篇
  86篇
综合类   2281篇
农作物   221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1422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535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调查和分析市售西式培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状况,检测了市售10种西式培根品牌产品的营养成分、pH、氯化物和亚硝酸盐,以及8种生物胺和9种N-亚硝胺含量。结果表明:市售10种西式培根品牌产品之间的蛋白质(13.1~19.8 g/100 g)、脂肪(12.7~39.8 g/100 g)、总糖(2.12~17.92 g/100 g)、能量(927.99~1747.15 kJ/100 g)等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另外,10种西式培根产品中氯化物含量较低(0.6%~1.25%),pH适中(5.68~6.08),亚硝酸盐含量整体符合国标要求(<30 mg/kg),1例样品(43.23 mg/kg)超标除外。10种培根产品均未检出亚精胺,同时检测出组胺和精胺,但毒性最强的组胺含量(42.03~91.18 mg/kg)均未超过欧盟标准(100 mg/kg),对食品安全有隐患的酪胺、腐胺和尸胺在某些产品中有检出。所调查的培根产品中均检出含量不同的9种N-亚硝胺,其中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的超标率达60%,所以,本次调查的这几种市售西式培根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不容乐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寻求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来提高西式培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2.
嗪草酮及其混剂对马铃薯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嗪草酮(metribuzine)是近年来开发的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它能有效的防除大豆田及马铃薯田的一年生杂草和种子繁殖的多年生阔叶杂草[1]。嗪草酮的用量和土壤条件决定其除草效果,同时影响它对作物安全性。嗪草酮对大豆个别品种敏感,而且往往在低洼地多雨潮湿条件药害加重[2,3]。在我省低温、冷凉条件下,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993.
随着基因疫苗深入的研究,推动了用于提高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免疫佐剂的研究.免疫佐剂不仅可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免疫效果,研究人员正不断地积极探索寻找新型免疫佐剂,以适应时代需求,现将近几年来基因疫苗免疫佐剂研究进展做一下概述,并简要的分析了研究新型免疫佐剂的存在问题、安全性、研究意义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4.
将等效负荷直接加到提升臂上,完成拖拉机在线提升试验。减少试验人员,提高试验效率,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5.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对部分桑园害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国祥  孙永军 《蚕业科学》2011,37(3):538-543
为了探讨从传统中草药苦参中提取的苦参碱用于桑树害虫防治的可行性,用2%苦参碱稀释药液对部分桑园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并检测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苦参碱对桑尺蠖、桑毛虫、棉大造桥虫、红腹灯蛾、白毛虫有较强的毒力,其LC50分别为23.55、28.73、28.52、30.71、25.61 mg/L,以1 500倍稀释药液对上述5种害虫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为92.18%~96.78%,并且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24 h虫口退减率为89.81%~96.00%;对桑园微型害虫桑蓟马和朱砂叶螨也有较强的毒力和防治效果,1 500倍稀释药液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95.52%、98.07%,田间防治24 h虫口退减率分别为90.61%、92.55%;对桑螟、野桑蚕的毒力较低,LC50分别为364.47和351.01 mg/L,1 500倍稀释药液对2种害虫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仅有3.13%和3.83%,田间防治24 h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8.06%、8.70%。用2%苦参碱的2 000倍、1 500倍、1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4、8、32 h,安全间隔期后采摘桑叶喂蚕,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量性状无不良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苦参碱对桑园害虫防治具有选择性药效,如果桑园害虫的优势种群为桑尺蠖、棉大造桥虫、桑毛虫、红腹灯蛾、白毛虫、桑蓟马、朱砂叶螨,可以考虑采用苦参碱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96.
魏峰  董元华 《土壤》2011,43(5):698-702
本文沿着DDT从1874年合成到将在2020年淘汰的轨迹和趋势,第一次依据历史重大事件并结合SCI文献数量将DDT的发展分为4个历史阶段,着重探讨了这种“万能杀虫剂”带来的3个争论:DDT对人类的健康影响、禁用还是使用DDT、以及如何评价DDT.本文从DDT由人类的“宠儿”变成“弃儿”的历史演变中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并...  相似文献   
997.
《养猪》2011,(2):60-60
对待中草药的安全性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中药安全无毒,而另一种则是夸大了中药的毒副作用,两者均带有片面性,是不可取的。天然药与化学合成药一样可能由于个体差异或含有某种有毒成分而引起毒副作用,对此应当给予客观评价。鉴于肾脏血流丰富,每分钟有25%的心搏血量流经肾脏,而肾脏只占体重的0.4%,按重量计算肾脏是体内各器官中血流最丰富者,故大量药物可随血流到达肾脏而引起病变。  相似文献   
998.
1 资源概况与评价 新疆现有经过农业部公告的地方家禽遗传资源5个:吐鲁番斗鸡、和田黑鸡、拜城油鸡、新疆鹅、塔里木鸽,其中:吐鲁番斗鸡是我国五大斗鸡之一,新疆鹅是我国唯一由灰雁进化而来的鹅种[1],塔里木鸽是我国鸽种中唯一被确定起源亚种(原鸽的新疆亚种)的鸽种[1],拜城油鸡是我国不多的油鸡之一,和田黑鸡肉质鲜美、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这些遗传资源因其种质特异性,在我国家禽资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9.
乳酸菌素是从一般认为安全的乳酸菌产生的 ,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通过它来控制食品中的某些腐败菌和病原菌。特别是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monocytogenes)具有抑菌特性。乳酸菌素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它对其它相近种类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乳酸菌素一般是带正电荷的小分子蛋白 (3 0~ 6 0个氨基酸残基 ) ,具有高等电点和亲水特性[1 ] 。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纯化 ,氨基酸顺序测定 ,遗传因子的描述等。而对它们作用机制所知甚少。根据Nettles和Barefoot的报道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明确淫羊藿提取物对红螯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150尾健康红螯螯虾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 淫羊藿提取物临床推荐剂量1倍、3倍、5倍和10倍给药组。4个不同剂量给药组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0.5%、1.0%淫羊藿提取物, 每组设3个平行, 每个平行10尾, 分箱饲养。混饲给药7 d, 观察临床症状, 测定红螯螯虾形态学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肝胰腺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淫羊藿提取物在临床推荐剂量10倍范围内, 对红螯螯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均无显著(P>0.05)影响;1倍和3倍临床推荐剂量的淫羊藿提取物能极显著(P<0.01)提高红螯螯虾血细胞总数, 极显著(P<0.01)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 极显著(P<0.01)提高总蛋白(TP)水平;1 倍临床推荐剂量的淫羊藿提取物能显著(P<0.05)降低大颗粒细胞比例。各剂量给药组红螯螯虾血清TG、BUN、T-CHO水平以及肝胰腺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P>0.05)差异, 肝胰腺组织学结构均正常。结论淫羊藿提取物在临床推荐剂量的3倍量范围内连续给药7 d, 对靶动物红螯螯虾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