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19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57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NAA(0.5 mg/L、2.0 mg/L、3.5 mg/L)、IAA(0.5 mg/L、2.0 mg/L、3.5 mg/L)和蛋白酶解物(0.05 mL/L、0.20 mL/L、0.35 mL/L)为影响因素,配制9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小球藻10 d,测定其生长和生化指标,研究小球藻培养基中添加NAA、IAA和鱼肉蛋白酶解物对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NAA、IAA和蛋白酶解物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能有效地提高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比生长速率。4组(NAA 0.5 mg/L、IAA 3.5 mg/L、蛋白酶解物0.35 mL/L)和6组(NAA 2.0 mg/L、IAA 2.0 mg/L、蛋白酶解物0.35 mL/L)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生长速率优于其他7组。3因素对小球藻生化指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对小球藻生化指标的影响大小均为蛋白酶解物>IAA>NAA。从各处理间的比较来看,小球藻较高的酶活力和较低的MDA含量均为8组A3B3C2和4组A1B3C3,9组A1B1C1酶活力较低且MDA含量较高。从各因素的最优水平来看,小球藻生化指标的最优组合为A3B3C3,即NAA浓度为3.5 mg/L、IAA浓度为3.5 mg/L、蛋白酶解物0.35 mL/L。  相似文献   
92.
选择具有良好吸附沉降性能的给水厂副产物铝污泥作为下沉载体替代粘土,探究季铵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铝污泥的吸附改性,并将其用于常见淡水小球藻(Chlorella)的絮凝去除试验。结果显示:(1)经600℃焙烧后的铝污泥对浓度为36.4 mg/L的CTAB改性溶液吸附能力最强,1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容量为9.19 mg/g;(2)当改性铝污泥中原始用量为3.0 g/L时,24 h后对藻密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0.25%和80.05%;(3)改性剂CTAB不会影响铝污泥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改性前后的铝污泥对磷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90.91%和90.77%,且都在2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研究表明,有机改性铝污泥可初步形成一个除藻抑藻体系,可为藻类的去除和铝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3.
以液态发酵的方式,接种酵母菌于豆粕中,在不同温度下振荡发酵,经不同发酵时间后,将发酵液直接和煮沸除菌后用于小球藻培养,以BG11培养液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培养物的A680来确定小球藻的生长趋势,同时测定了培养液中部分影响水质的参数。结果表明,29℃发酵产物配合BG11培养液最能有效促进小球藻生长,其次是28℃的发酵产物,培养9 d后的A680分别是1.532和1.463,培养效果最差的是单独使用BG11培养液(P0.01);采用除菌的发酵液培养小球藻比未除菌的发酵液效果好(P0.01);豆粕在28℃液态发酵的最佳发酵时间是7 d;培养小球藻后,豆粕发酵液中的氨氮、总氮和亚硝酸盐基本消除,但BG11培养液中的总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仍维持较高水平;豆粕发酵后其消耗量与小球藻的产出相符;小球藻培养7 d后,其中与水质污染相关因素的参数均达到II类水平。酵母发酵豆粕的产物适合快速培育饲料级或食品级的小球藻,不经任何处理可直接用于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94.
不同氮磷浓度对小球藻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球藻在不同氮源及氮磷浓度的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方法]以小球藻为试验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生物量及最大比生长速率来表征小球藻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研究不同氮源及氮磷浓度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小球藻的最适氮源为硝态氮,当氮浓度为164.0 mg/L时,小球藻的生长速度较快,经过10 d的培养,小球藻的生物量及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97.26 mg/L和0.32 d-1;当磷浓度为360.0 mg/L时,小球藻的生长速度较快,其生物量和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98.46 mg/L和0.31 d-1,显著高于其他磷浓度的处理。  相似文献   
95.
利用豆制品废水培养小球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豆制品废水培养小球藻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豆制品废水、灭菌处理和不同营养组合条件对小球藻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及其去污效果.结果表明,豆制品废水完全适合用于小球藻的培养.利用豆制品废水进行小球藻培养过程中,只需适量添加镁离子、氮元素和磷元素.高压灭菌后培养藻的最大OD680值为2.721,而未灭菌培养藻的最大OD680值仅为1.834,废水的灭菌预处理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小球藻对豆制品废水有较好的去污效果,其中COD的去除率为72.9%,TN的去除率为64.2%,TP的去除率为84.9%.表明利用豆制品废水培养小球藻获得油脂的同时又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6.
在自然光照和自然室温下,采用一次性封闭式培养方法培养小球藻,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和自然室温下,小球藻在一级培养中A号培养液培养的效果优于在B号培养液培养的效果;小球藻在二级培养中A号培养的效果与在B号中培养的效果差异不显著,但B号培养不稳定且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典型溴化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重金属Cu2+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salina)的毒性作用,本研究测定HBCD和Cu2+单独和联合暴露96 h后小球藻的细胞密度、Chl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暴露下,HBCD处理组藻细胞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其中500μg·L-1 HBCD处理组抑制率最高(32.99%),Chl a含量和Fv/Fm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u2+处理组中,96 h-EC50分别为637μg·L-1(细胞密度)和541μg·L-1(Chl a含量),Chl a含量对Cu2+的敏感性高于细胞密度,海水小球藻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呈剂量-效应关系,1 260μg·L-1和2 000μg·L-1 Cu2+处理组中Fv/Fm分别显著降低24.24%和32.32%;HBCD和Cu2+<...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蛋白核小球藻对小鼠抗氧化活性及肠道细菌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CK1)、VE对照组(100 mg/kg,CK2)和小球藻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处理组(100、200、300 mg/kg).连续灌胃3周后,检测小鼠血液和肝组织匀浆总抗氧化能力(T-OAC)和超氧化...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复合污染的三嗪类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以苯嗪草酮(Metamitron, Met)、草净津(Bladex, Bla)和特丁通(Terbumeton, Ter)为目标污染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C. 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分别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和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二元及三元混合物体系,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测定3种农药及其混合污染物对C. pyrenoidosa的时间-浓度-效应数据,应用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 CA)为标准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应用二维和三维等效图表征混合物联合毒性作用规律,并同步分析C. pyrenoidosa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进一步评价农药及其混合物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农药及其混合物对C. pyrenoidosa的毒性数据可用Logit函数较好拟合,3种农药的毒性顺序为BlaTerMet;依据CA模型,二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整体上呈现为加和作用向协同作用的转变,二维等效图显示3组二元混合物体系在半数效应浓度均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农药三元混合物体系的5条射线均呈现加和作用,且不随暴露时间延长发生改变,三维等效图法与CA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叶绿素a含量减少率与其浓度-效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0.
《科学养鱼》2005,(2):61-62
一种传统饲料及添加剂的升级换代产品小球藻生物饲料及其添加剂系列,在1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2005年海南热带农业展览会上首次亮相海南市场,即受到与会海南水产界专家、学者及水产、畜牧养殖户的关注与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