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鸡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的肾病已成为鸡病中不可忽视的疾病。鸡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肾肿大、苍白、出血和尿酸盐沉积。轻者使雏鸡生长受阻、成鸡生产性能降低,重者导致大量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将鸡肾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简要概述如下。1肾病发生的机理总的来说,肾脏疾病的发生机理可从两方面来阐述。1.1自身免疫反应型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侵入鸡体后,体内的防御系统就产生抵抗这些病原体的物质,称之为抗体。在抗体抵抗抗原的过程中,抗体战胜了入侵的病原体,使疾病得以痊愈…  相似文献   
22.
<正>家禽痛风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由于家禽体内核蛋白代谢发生障碍,尿酸形成过多并在体内蓄积,以各器官和关节组织内蓄积多量尿酸盐为其主要特征。其发病因素复杂,包括蛋白质、能量水平、矿物质、维生素、霉菌毒素、疾病、环境、用药和遗传因素(品种、品系)以及鸭体本身代谢状况等多方面,给养禽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3.
<正>1流行特点蛋鸡传支支气管炎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呼吸道和眼结膜感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用具均为本病传播媒介。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为多。雏鸡感染时死亡率较高,有时可达30%;产蛋鸡的死亡率较低,大约在5%左右。  相似文献   
24.
1 疮痂病和褐斑病 1)疮痂病。为细菌性病害,叶、茎、果均可发病。叶片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斑点,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有不规则隆起,严重时叶片脱落。植株上部有时青枯萎蔫。茎秆发病茎内变褐,有纵裂现象,潮湿时出现菌脓。果实发病有隆起的白色圆点。可用速补800倍液、柔通800倍液、农用链霉素、50%氯溴异氰尿酸1000~1500倍液防治。  相似文献   
25.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形、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病仅发生于鸡,各年龄段的鸡均有易感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多发。气候突变、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均能促使发病或加重病情。依据病毒侵害的主要器  相似文献   
26.
洪晓燕 《新农业》2007,(5):43-43
灭菌成,化学名称氯溴异氰尿酸,是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钱康南发明的一种广谱、高效、无公害的内吸性杀菌剂,能防治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  相似文献   
27.
鸡尿酸盐沉积临床病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将256只35日龄迪卡鸡随机分为对照、高蛋白Ⅰ、高蛋白Ⅱ、高钙和肾衰组,通过人工复制尿酸盐沉积病例,对禽痛风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1)正常鸡血浆中约有0.107mmol/L的尿酸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当血浆尿酸浓度升高时,结合尿酸的浓度不变,游离尿酸水平升高;(2)高蛋白饲料使饮水增多,血浆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而肾脏菊糖清除率与对照组(3.272μg/kg.min-1)差异不显著(P>0.05),剖检未见痛风病变;(3)日粮高钙使采食量下降,增重降低,血浆钙、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肾菊糖清除率(2.709μg/kg.min-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死亡鸡中3/11见肾和输尿管内有较多尿酸盐沉积;(4)肾脏损害使血浆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Na+、总蛋白降低(P<0.05),肾菊糖清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鸡中19/27有明显肾脏肿大、肾和输尿管内沉积大量尿酸盐。  相似文献   
2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下痢、震颤和衰竭.剖检以脱水、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出血和浆膜面覆盖有淡黄色干酪样或奶油样渗出物为特征.该病主要侵害法氏囊,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孵化出壳的雏鸡法氏囊已存在,性成熟前发育最大,此后逐渐萎缩,直至完全消失.本病具有发病骤然、病程短、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是养鸡场鸡群发病最频繁并造成养鸡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学习与研究,现将IBD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临床诊治以及在预防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作一总结,为兽医临床上防治IBD提供具体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用交联聚苯乙烯-异氰尿酸树脂催化乳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发现虽然该树脂的酸性与羧酸相近,但能有效地催化酯化反应,并由此提出了氢键促进催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0.
鹅并发李氏杆菌与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27日,安徽淮南上窑某养鹅户饲喂的270只,8日龄的雏鹅,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2d后,死亡20多只,家中尚有40余只雏鹅发病。病鹅表现为结膜炎症状,精神沉郁,粪便稀薄呈灰绿色,肛门附着粪便,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颜色变淡.布满针尖状坏死灶,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该养鹅户饲养的前4批雏鹅均发生此病。多次到兽医院诊治。均未见效,故前来求治。为查明病因,减少养鹅户的损失.特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