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鸡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包括肾结石、肾炎、痛风症、输尿管结石和尿毒症等。主要表现为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出现尿酸盐沉积,严重者引起肾结石和内脏型、关节型痛风。患鸡生长受阻,生产性能降低,还常出现大量死亡。近年来,该病已成为养殖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6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间歇性腹泻、震颤和高度虚弱,剖检以脱水、胸肌腿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  相似文献   
63.
鸡痛风是一种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其病理特征为血液中尿酸水平增高,尿酸以钠盐的形式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内脏、肾小管及输尿管中沉积,临床上表现为行动迟缓,腿、翅关节肿胀、厌食、衰弱和腹泻.近年来,本地土种鸡的规模化养殖场(户)常发此病,引起较大经济损失.本人在生产上进行了一些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4.
鸡痛风症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痛风症亦称尿酸盐沉着症,主要是由于饲料中蛋白质比例过高和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药,导致白色石灰样的尿酸盐大量沉积于肾、肝、心、肠、腹膜等浆膜表面或关节腔内和软骨表面.病鸡临床上表现为运动迟缓、四肢关节肿胀、厌食,逐渐消瘦和衰弱及腹泻,并引起尿酸尿酸盐的排泄增多及泄殖腔充血.  相似文献   
65.
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氨和尿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氨和尿酸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从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饲养在4个独立的、环境可控制的实验舱内.4个环控仓氨气浓度设计如下:0~3周龄分别为0、13、26和52 mg/kg;4~6周龄分别调整为0、20、40和80 mg/kg.结果:氨气对0~3周龄肉鸡的ADG、ADFI、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52 mg/kg氨气组可显著降低饲料转化效率(P<0.05);在4~6周龄,80 mg/kg氨气组可显著降低肉鸡的ADG和ADFI(P<0.05).料肉比和死亡率随氨气浓度的提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血氨浓度随着环境中氨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氨气浓度对血清尿酸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显示,肉鸡在0~3周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13 mg/kg,在4~6周龄应不超过20 mg/kg.  相似文献   
66.
萆Xie中薯蓣皂甙的分离及其对鸡痛风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萆Xie中分离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经TLC和MP鉴定为薯蓣皂甙。萆Xie粉经乙醇提取后制成水剂,比色法测定薯蓣甘质量浓度为4.7857g.L^-1将30只痛风鸡随 鸡分成3组,每组10只,第Ⅰ组为对照;第Ⅱ组每日用肾肿清按10g.kg^-1的比例拌料饲喂;第Ⅲ组每日饮水中添加52.5mL皂甙水剂。每间隔3d颈静脉采血3~5mL /只,分别测定血液尿酸、血清钙、血清磷的含量。结果表明,第Ⅱ,Ⅲ组血液尿酸含量比  相似文献   
67.
2个系列试验研究小麦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生长及血液中血糖、尿酸和某些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1将7日龄雏鸡72羽随机分为3组,即小麦基础日粮组、小麦日粮加0.15%浙江酶-1组和小麦日粮加0.15%赤峰酶组。试验2将7日龄雏鸡248羽,随机分为8组,即玉米基础日粮组、小麦基础日粮组、小麦日粮加0.1%、0.2%、0.5%浙江酶-2组和小麦日粮加0.1%、0.2%、0.5%芬兰酶组。试验1结果表明,和小麦组相比,添加0.15%浙江酶-1组雏鸡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下降但不显著(P>0.05);而添加0.15%赤峰酶组增重提高,料重比下降,但均未达到显著(P>0.05)。试验2结果表明,和小麦日粮组相比,添加浙江酶-2各组雏鸡增重提高9.3%~15.7%(P<0.01),料重比降低6.3%~10.8%(P>0.05);添加芬兰酶各组雏鸡增重提高6.2%~9.7%(P<0.05),料重比降低4.2%~13.3%(P<0.05);添加酶各组和玉米组相比,雏鸡增重无明显差异。试验1和试验2血液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可使雏鸡T4、IGF-1水平显著提高(P<0.05),对T3、胰岛素、血糖和尿酸含量未发现明显影响(P>0.05),提示酶制剂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激素促进雏鸡生长。  相似文献   
68.
家蚕氮素再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氮代谢产物除以尿酸形态排泄外 ,还通过GS/GOGAT循环作为丝蛋白合成的氮源而被再利用。蚕体维生素B6和保幼激素等可分别通过调控氨基酸转化和GOGAT量影响蚕体氮源的再利用。蚕体依赖于从饲料中摄取的精氨酸合成尿素 ,其合成的尿素可被来源于桑叶的脲酶所分解 ,并转化成用于丝蛋白合成的氨基酸而得到再利用。解明家蚕的氮素代谢机能 ,对于进一步提高蚕的叶丝转化率 ,开发害虫控制新技术等 ,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9.
最近2—3年,在走访规模大小不等的鸡场过程中,经常听到也见到不少不同日龄的鸡群发生肾脏病变的现象,有时有相当数量的鸡只死于肾脏病变。肾脏病变通常是指一种或多种诱因引起的肾脏肿块、贫血或出血、坏死及尿酸盐沉积等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是可逆性的,即诱因消除后病变随之减轻并逐渐消失,有时是不可逆的,即病理性损伤,即使诱因消除,也不能完全恢复。下面针对肾脏病变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制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0.
1白色稀粪 多由于肠黏膜分泌大量的肠液及尿酸盐增多造成。引起肾损害的营养性因素或传染病都可使尿酸排泄障碍,致使尿酸盐增多,导致鸡排白色稀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