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561篇
农学   142篇
基础科学   59篇
  198篇
综合类   1600篇
农作物   101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363篇
园艺   341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北五味子进行无性快速繁殖,规范北五味子苗木种植,提供优良苗木,建设北五味子良种快速繁殖体系是保证北五味子品质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2.
北青龙衣在由鲜品到干品的贮藏期间会出现失水、颜色变深等褐变现象。研究该褐变过程发生的机制,为控制褐变、提高药材的稳定性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北青龙衣鲜果果皮,4℃低温贮藏,研究其褐变度(browning degree,B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变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多酚(total polyphenols,TP)、还原糖含量及维生素C(Vitamin C,VC)含量变化。试验数据显示果皮颜色变深、TP含量下降、PPO活性降低、PAL活性上升、SOD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升高、还原糖和VC含量下降。BD与PPO、SOD、POD活性和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PA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VC和还原糖无显著相关性。北青龙衣贮藏过程中发生了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且以酶促褐变为主,PPO在酶促褐变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以北柴胡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以0.5%、1.0%、1.5%和2.0%的酵母浸膏液对北柴胡种子进行浸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测定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酵母浸膏液对北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含水量的测定采用烘干减重法,体积的测定采用排水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 250染色法,氨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柴胡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内含水量的变化和其体积的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都是呈先下降后上升再缓慢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整体呈先急剧下降后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氨基酸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酵母浸膏液浸种对北柴胡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酵母浸膏液浸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
苍术作为中药材在临床应用已有多年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对苍术的需求量急增,北苍术作为苍术药材市场流通的主流品种,因其价格逐年上涨,人们大量采挖和环境的变化,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储量日渐减少,而驯化及人工栽培繁殖还远远不足;其种子的成熟、产量和质量受自然气候影响极大。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北苍术的引种驯化及其授粉特性、种子灌浆规律、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北苍术种子产量与质量的提高、规模化繁育种球技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北苍术的种质资源保护、标准化栽培、增加市场供应量、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96.
在2012~2015年间,以国审品种"江夏""黔南"为对照,对"川西"扁穗雀麦新品系的物候期、生产性能以及主要的农艺性状等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川西"扁穗雀麦品系3年平均鲜草产量为88640 kg/hm 2,高出"黔南"11.07%,高出"江夏"16.70%,高出原始群体9.01%;平均干草产量为1106...  相似文献   
97.
为解决百合母籽繁殖方法单一、品质退化的问题,以兰州百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百合鳞瓣腐烂率的影响,不同气培厚度及不同鳞瓣部位对小鳞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0.1%的高锰酸钾浸泡10 min,气培15天后鳞瓣的腐烂率最低为21.25%,比对照低51.42%;用该消毒方法处理百合鳞瓣,60天后,外瓣4.0 cm处理的繁殖系数最高,为2.41,但是外瓣较内瓣易腐烂。百合气培繁育小鳞茎,外瓣较内瓣适宜气培,气培厚度与繁殖系数成反比。  相似文献   
98.
利用河龙区间晋西北地区8条一级支流的资料,以及1985年山西省成数抽样调查资料,1989年土地详查资料,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和1997年在研究区域内采用二阶等距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结合三川河流域国家第一,二期重点治理验收资料,分析确宇了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措施的核实率,有效保存分布情况,为大面积计算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洪减沙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重建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随着人工云杉林龄的增加,土壤表层粉粒、粘粒、物理性粘粒、团聚度和结构系数降低,砂粒含量增高,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在人工云杉林演替过程中表现出"U"型变化,即人工云杉从幼林向成熟林演替阶段,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则减少,在40年生云杉林达最低值之后,随着云杉自疏而有上升的趋势,毛管持水量是决定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的主要因子。为了加速该区域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建议营造针阔混交林和对人工成熟林和过熟林进行间伐抚育,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北京山区土壤侵蚀模型是一个流域尺度的,以次暴雨为基础的与GIS相结合的分布式模型,在栅格单元的基础上,模型可以计算每一栅格单元的径流量和坡面侵蚀量。由于考虑了汇流汇沙过程,模型也可以模拟每一格的洪峰流量,淤积量和产沙量。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该模型可以模拟流域内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和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该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可为北京山区的土壤侵蚀灾害主价和水土保持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