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7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林业   392篇
农学   361篇
基础科学   784篇
  946篇
综合类   3590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128篇
畜牧兽医   1925篇
园艺   341篇
植物保护   15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635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为解决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用氮肥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东北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转运、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变化,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为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2~2013年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红光农场,选用当地主栽水稻品种富优135和吉粳511为材料,设置施N 0、60、120、180和240 kg/hm25个水平。于水稻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鞘、叶片和籽粒三部分,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水稻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转运、氮素利用特性的相关参数及各养分吸收、转运与产量间的关系。水稻移栽前和收获后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每20 cm为一层(共5层),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并根据各层土壤容重计算0—100 cm土体无机氮积累量,分析土壤氮素平衡状况。【结果】施氮量60~180 kg/hm2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水稻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水稻和肥料价格,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方程,得出最高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12.8 kg/hm2和220.6 kg/hm2,施氮范围在202.2~231.6 kg/hm2之间,最佳经济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03.0和209.1 kg/hm2,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之间。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且能提高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养分向籽粒的转运,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抽穗期各养分累积量与籽粒转运量呈正比,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后,氮、磷、钾养分向籽粒转运出现负效应。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氮肥当季回收率以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与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灌浆期氮、磷、钾的吸收状况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收获后0—100 cm土壤中残留无机氮(Nmin),氮素表观损失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结论】适宜的氮肥用量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各生育时期养分吸收总量,提高水稻生育后期秸秆中氮、磷、钾向籽粒的转运量,并能降低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效益、氮肥当季回收率及维持土壤氮素平衡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  相似文献   
992.
北方褐土区冬小麦养分平衡施肥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养分平衡法原理,研究各养分平衡施肥参数,建立以土壤有效养分测定为基础的我国褐土冬小麦测土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以简捷快速、科学合理地指导我国北方褐土区冬小麦的施肥与生产。【方法】通过对多年多点小麦肥效试验结果的分析,分别计算出小麦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当季利用率等养分平衡施肥参数,主要研究土壤环境、产量水平等因素对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冬小麦每百千克小麦产量养分吸收量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变化,因此忽略其变化将其定为常数,即氮(N)、磷(P2O5)和钾(K2O)分别为3 kg、1.2 kg和2.8 kg。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幂指数负相关关系。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对数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养分平衡原理为依据、土壤有效养分测定为基础的我国褐土冬小麦测土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结论】由于养分平衡模型的作物推荐施肥量是根据目标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来计算的,在利用该模型进行施肥推荐时,研究的关键点应该是如何准确确定模型中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和肥料当季利用率等参数,以便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在北方褐土区建立了以养分平衡原理为依据,土壤肥力测定为基础,具有氮、磷和钾全定量特性的小麦测土推荐施肥体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川西高原苹果主产区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与土壤大量元素的含量及元素间的平衡关系.[方法]在川西高原苹果主产县盐源县选取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不同的24个果园,调查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测定发病树盘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研究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与土壤营养成分的关系.[结果]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程度与土壤营养水平有明显相关性,土壤钾含量与腐烂病的发生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元素间平衡与腐烂病发生程度关系密切(病情指数与N/K和P/K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控制该区域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应控氮,增磷、钾,同时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闽北地区奶牛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这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青贮玉米作为奶牛饲料的主体,需求量和种植面积也不断地扩大;同时,种植青贮玉米省工、省力、省本,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农户种植青贮玉米的积极性也在迅速提高。但是,种植  相似文献   
995.
芹菜是浙西地区的当家蔬菜品种之一,全年种植面积达1200hm~2,年产量5.4万t。但由于长期的不合理连作重茬、施肥不平衡等因素,导致一些病害严重发生,影响了芹菜品质和产量的提高。为此,笔者通过调查浙西地区芹菜病害的发生情况,研究其防治技术,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病害症状 1.1 斑枯病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晚疫病,俗称火龙。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发病时叶片上初  相似文献   
996.
1羊的日粮配合羊的日粮配合是养羊生产中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啥喂啥”的传统养羊习惯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养羊业发展的需要。这种方法,既不能给羊提供营养平衡的日粮,又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了解和掌握日粮配合的原理和方法,是搞好科学养羊的基础。1.1羊日粮配合的原则羊是反刍动物,饲料应以粗料为主。配合日粮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牧草、农作物、秸秆和农副加工产品等饲料资源;同时,要根据羊的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和消化特点,科学地选择饲料种类,确定合理的配合比例和加工调制方法。这样,既能符合羊的生物特点,…  相似文献   
997.
平衡素是一种作物节肥增产物质,经1987—1989年试验结果证明,平衡素作种肥或叶面喷施均有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效果,根瘤也有增加,使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7%和12%左右。平衡素对甜菜、玉米等多种作物也有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998.
引起猪拉痢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种原因是病毒症引起的,冬天易发;治疗效果差,要重在预防。一种原因是细菌引起,常见有大肠杆菌引赶的。此类疾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可以治疗,生产中要加强水源、场地消毒,加强猪场管理。一种原因是饲料引起的猪拉痢。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引起的猪只拉痢,从微生态学角度讲,都是由于体内菌群平衡失调所引起,各种预防手段的目的在于维持这种菌群的平衡;而各种治疗手段的施行,在于恢复这种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下面就猪的不同原因引起的拉痢及治疗方法进行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999.
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是农业部“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丹阳市界牌镇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增肥补钾、平衡配套施肥等先进适用的土肥新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九五”期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平衡配套施肥”面积0.35万公顷,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共增产粮食348万kg,农民增收417.6万元。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增收增效和提高土壤肥力等效果,因而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00.
贵州省铜仁地区花生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铜仁地区的花生平衡施肥试验证明,花生的合理施肥有极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其中施氮(N)28kg/hm^2可增产花生40.7%-42.3%,施磷(P2O5)120kg/hm^2可增产花生34.7%-61.5%,施钾(K2O)75kg/hm^2可增产花生23.0%-23.2%。施微肥(硼、锌、钼、铜、铁)可增产花生7.07%-15.2%。平均每投入一元氮磷微肥可分别增收28.6-29.6,15.6-22.3,9.1-9.5,3.8-7.4元。建设花生的N:P2O5:K2O配比为100:430:260并添加微肥适量。平衡施肥在贵州的增产潜力很大,在贵州铜仁地区及其他相应地区有很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