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为研究应用卵黄抗体防控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HHS)的可行性及其对病毒分布和机体排毒的影响,采用卵黄抗体肌肉注射28日龄SPF鸡,同时设置对照组(生理盐水),2 d后用血清4型禽腺病毒分离株(HuBei 201801)进行人工感染,采用PCR方法检测病毒的分布及排毒情况;对临床发病肉杂鸡注射卵黄抗体,检验其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人工感染SPF鸡14 d后,试验组存活率为93.33%,而对照组存活率为40.00%。试验组只有肝脏PCR检测呈阳性,其他器官均呈阴性;对照组肝脏PCR阳性率为100%,心脏、肾脏、脾脏等器官阳性率为60%。试验组未检出口腔排毒,泄殖腔排毒7dpi时阳性率为20.0%,其他时间未检出;对照组口腔排毒7dpi时阳性率为50.0%,其他时间未检出,在3、5、7dpi时均检出泄殖腔排毒,7dpi时排毒率达66.7%。临床发病肉杂鸡注射卵黄抗体24 h后死亡数明显减少,72 h后很少死亡。由此可见,卵黄抗体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鸡的排毒率,阻止该病原的传播,为鸡群提供有效保护。应用卵黄抗体是防控鸡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2.
瘤胃积液也称瘤胃积水.近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上共接诊了洛阳市郊区5头乳牛瘤胃积液病例.治以排出瘤胃积液,改善瘤胃内环境,促进血液循环为主,同时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料结构,结合强心补液、调节胃肠功能等综合疗法可使其症状缓解,直至痊愈. 1 病因分析 1.1 瘤胃炎症性瘤胃积液 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喂过多的难以消化的粗纤维饲料,对瘤胃长期不断的刺激,使瘤胃发生炎症;或长期饲喂碳水化合物性料水,使胃酸过多,刺激瘤胃发生炎症,液体渗出,导致瘤胃积液.  相似文献   
93.
《畜禽业》2012,(2):79
<正>从1997年开始陆续出现禽流感感染人的情况,今年1月贵州两地先后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人感染禽流感的症状与人流感症状极为相似,在临床识别上有相当的难度。患者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肺癌胸腔积液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明确为肺癌胸腔积液的29例病人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术后观察引流情况、临床症状及胸腔B超扫描等指标。结果:置管全部成功,CR17例,PR8例,NC4例(长期带管),有效率86.20%,均未出现穿刺出血、复张性肺水肿、纵隔摆动、严重胸膜肥厚、置管局部感染和胸壁针道转移。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肺癌胸腔积液创伤小,操作方便,疗效好,引流较彻底,为随后注入化疗药物提供方便,能提高恶性胸水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2例良性胸腔积液(良性组)和26例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分别采用放免法(RAL)检测CEA、SF,连续监测法测定LDH,同时行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结果良性组的CEA、SF、LDH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胸腔积液CEA、SF、LDH单项检测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9%、77.9%、73.5%,三项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性为88.2%。结论胸腔积液中CEA、SF和LDH联合检测可提高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自拟通络消积汤辨证加味联合微波治疗膝骨关节炎并关节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并关节积液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自拟通络消积汤辨证加味联合微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2%高于对照组86.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活动障碍、关节肿胀、局部压痛、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双支撑相、步频、步速、步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通络消积汤辨证加味联合微波治疗膝骨关节炎并关节积液患者,镇痛效果显著,且能明显缓解关节肿胀,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下肢关节功能,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姜一 《长江大学学报》2017,(15):73-76,81
有效排出积液对低压低产气井的稳产保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大牛地气田直井积液状态无动态监测手段、排液方法相对粗糙的缺陷进行排积液方法研究。首先基于两相流的形成与转换机理,结合环状流、过渡流、段塞流、泡状流4种流态的特征,定义了无积液、井壁积液、井筒积液、井底积液4种积液状态;其次,通过对比实际产量与各流态的形成边界以及临界携泡流量的大小关系,将4种积液状态的气井进一步细分为8类,并将泡沫排水、提产带液、降压带液等排水方法进行组合,制定了针对性的8类排积液方法;最后,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为确诊海南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综合征病例,于2016年5月从海南省某鸡场送检的病鸡中采集病料(肝脏、心脏),研磨,通过卵黄囊接种7日龄SPF鸡胚,并进行鸡胚病变特征观察、禽腺病毒PCR特异性检测、基因测序和Blast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接种鸡胚后5d开始死胚,剖检可见胚体发育受阻,羽毛稀少,体表潮红,鸡胚皮肤表面有出血点;在病料研磨液、尿囊液及胚体肝脏中均检测到大小约为884bp目的片段,将分离病毒命名为HN1605;hexon基因Blast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与2015年山东和湖北报道的Ⅰ亚群腺病毒血清4型(FAV-4)SDSX、SDSX-15、SDNY2-15、HB1510和HBLF-15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表明,此次心包积液综合征病原是Ⅰ亚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病毒,该病毒依然危害着我国鸡群,疫情不断扩大,并呈现由我国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
2016年4月,山东蛋鸡养殖规模25 000余只的鸡场发生了一种高致死率传染病,病死率15%以上。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血凝试验、动物回归试验、PCR检测及血清型分析,确诊该病为禽腺病毒Ⅰ群4型感染所致。无菌采集该养殖场病死鸡肝脏,制备组织灭活疫苗,对鸡群进行紧急注射免疫,免疫接种后7d,病死鸡数量开始逐渐下降,12d后完全停止发病死亡,最终成功控制了该病。应用制备的同源组织灭活疫苗紧急免疫鸡群有效控制了禽腺病毒Ⅰ群4型的感染,为该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受起伏地形的影响,湿天然气集输及油气混输管道易在沿程起伏及低洼处形成积液。由于起伏集输管道与垂直气井在倾角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作为气井清除积液的成熟方式,泡沫排液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混输管道排液,其可行性需进一步论证。【方法】利用气液多相管流试验环路,通过管流试验探究不同倾角条件下泡沫对气液多相流流动特性的影响,并明确含泡沫多相流的起塞作用机制;基于无机盐改变泡沫体系性能,探究泡沫性能变化对含泡沫多相流动特征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分析含不同流动状态下流动特征参数与压力差压的特征。【结果】在与气井倾角差异较大的低起伏管道中,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方式清除积液,并对段塞流工况的发生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在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NaCl、MgCl2作为环境影响因素,利用金属网格传感器、高速摄像系统以及压力传感器,进一步探究无机盐条件下SDS水基泡沫排液效果,发现无机盐引起的泡沫性能差异会对泡沫排液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当管道内出现过量稳定泡沫时,会引起管道沿程压降显著增大。【结论】将泡沫排液技术应用于有积液的集输管道排液时,稳定性是选择合适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