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37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880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比较药理学方法研究了生物牛黄中间体与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在抗病毒及对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方面的不同。结果显示,生物牛黄中间体以25、50、100mg/kg体质量及人工牛黄50mg/kg体质量灌胃给药的大鼠含药血清,灭活后,在10倍稀释的情况下,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使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的TCID50升高1个滴度;生理盐水组、天然牛黄50mg/kg体质量组10倍稀释大鼠含药血清,灭活后,在鸡胚戍纤维细胞上使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的TCID50降低1.5个滴度。生物牛黄中间体以25、50、100mg/kg体质量灌胃给药,可明显降低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家兔的血沉值、血沉方程K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天然牛黄50mg/kg体质量组对血沉值和血沉方程K值具有显著降低作用;人工牛黄50mg/kg体质量组时血沉值具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对肠道中菌群的研究不断深化,同时对肠道菌群和机体健康的关系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发现肠道菌群对病毒的感染有着双重调节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以及直接与病毒结合进而中和病毒或者阻止病毒对细胞黏附的直接作用抑制病毒感染,或通过对机体免疫系统建立和发育产生影响的间接方式来抑制病毒的入侵以及分泌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代谢产物来发挥抗病毒作用;此外,益生菌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有望从益生菌入手解决当前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弊端。本文着重对近年来肠道菌群抵抗病毒感染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此方向相关问题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在近来的临床诊疗中发现,土杂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并且常用药物对其极不敏感,是当前土杂鸡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2010年1月10日,东至县木塔乡某鸡场来中心就诊,称其饲养的6000只15~28日龄的土杂鸡出现拉黄白稀便,轻微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发病已有5d左右,曾用过治疗大肠杆菌的药物,抗病毒药物,效果不明显,平均每天死亡  相似文献   
14.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rhubarb on cell lesion, which was caused by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and its mechanism had been studied in this research.The maximum safe concentration of rhubarb solution applied to Vero cells was determined throug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then the PEDV infected Vero cell model in vitro was established, by which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rhubarb on virus was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method had also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s cell model.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safe concentration was 3.28 mg/mL.Bot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MTT assay were indicated that rhubarb could not only block the attachment of the virus to Vero cell and inhibit the synthesis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virus, but also could directly inactivate the virus.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rhubarb ha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PEDV,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抗病毒药物、单克隆抗体、灭活疫苗在蚕桑生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家蚕新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2014,(4):32-32
<正>病毒,尤其是DNA病毒,会产生自身的microRNA(miRNA)来调控宿主和病毒基因的表达。由于其在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病毒miRNA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然而人们对无脊椎动物病毒miRNA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大多数对病毒miRNA的研究是在细胞系中进行的,但是病毒miRNA在细胞系中发挥的作用可能与其在宿主体内的作用差异巨大。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章晓波教授课题组首次对对虾体内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编码的miRNA进行了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理想化的抗病毒药物是指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病毒寄生在细胞内,抗病毒药物需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作用于病毒,理想的抗病毒必须是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又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某些步骤,且不影响机体正常细胞代谢。然而许多代谢过程为病毒和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前景一片灰暗,我们难道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当我们把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抗病毒感染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西医、不再仅仅局限于化学合成类抗病毒药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的身后,  相似文献   
18.
19.
畜牧生产中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畜牧生产中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虽然病毒的构造十分简单,但其个体微小,危害极大,在活细胞内即可复制增加,这就给养殖业中的病毒性疾病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1病毒的感染途径一般认为,病毒的感染途径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附。是指病毒对动物细胞的感染,这种感染主要发端于宿主细胞表面和病毒的蛋白外壳结合处,导致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第二阶段是侵入。即病毒一旦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后就会把自身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内部。  相似文献   
20.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由黄单孢菌属引起的疾病,它侵袭香蕉,导致其植株渗出"脓"汁,这对于香蕉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香蕉感染后农民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在这样的情况下,香蕉从生长到成熟最后装箱出售,其间承载了多少农民收获前的汗水。该病第一次有记载的记录是在2001年的乌干达,埃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