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72篇
  18篇
综合类   303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为研究大蒜素对鸡皮刺螨的驱避效果和持效时间,本试验使用滤纸片法进行体外试验,测定0.5、1.0、1.5、2.0、3.0和4.0 mg/mL大蒜素溶液对鸡皮刺螨的驱避效果,并绘制驱避活性曲线;使用0.5%、1.0%、3.0%大蒜素水乳剂和长效驱避剂作为处理组,OFF驱蚊液和1.0%驱蚊酯长效驱避剂作为对照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对不同浓度和剂型的大蒜素进行比较,在14 d内每2 d测定1次驱避率,并绘制驱避率变化曲线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素溶液驱避50%鸡皮刺螨时的大蒜素使用浓度(RC50)和驱避100%鸡皮刺螨时的大蒜素使用浓度(RC100)分别为1.98和3.74 mg/mL。随着大蒜素浓度增加,其驱避率升高,持效时间变长;3.0%大蒜素水乳剂在0~4 d内驱避效果优于0.5%和1.0%的大蒜素水乳剂,1.0%和3.0%大蒜素长效驱避剂在0~8 d内驱避效果优于0.5%大蒜素长效驱避剂。大蒜素长效驱避剂在相同时间内的驱避效果优于同浓度大蒜素水乳剂。与市售驱避剂相比,1.0%和3.0%大蒜素长效驱避剂驱避效果更好,且3.0%大蒜素长...  相似文献   
742.
目前,山东省青岛市拥有海洋捕捞渔船5 000余艘,从业渔民约有3万人,年捕捞量25.9万t,产值21.5亿元,海洋捕捞业为青岛市的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43.
采用触角电位仪测定了小菜蛾对金腰箭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小菜蛾成虫对金腰箭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强度与挥发油剂量成正比。四臂嗅觉仪试验进一步表明,金腰箭挥发油对小菜蛾成虫起到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744.
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传播媒介,矿物油乳油是桔园常用的安全农药。本研究采用室内药效测定方法探究了凯能(nC24)、希翠(nC22)、威持(nC20)、百农乐(nC20)等4种新型矿物油乳油对柑桔木虱成虫的触杀和驱避效果,为应用矿物油乳油防治柑桔木虱提供依据。测定结果表明,直接喷施0.2%~1%的4种矿物油乳油对成虫都有显著的触杀效果,其中,威持导致的死亡率最高,0.5%和1%处理72 h后分别达88.89%和91.11%,LC50和LC95分别为2.345 g/L和7.546 g/L。柑桔木虱成虫在预先用0.5%和1%的4种矿物油乳油处理的寄主植物上存活率也都显著下降,其中,百农乐处理的效果最好,1%浓度处理后72 h的死亡率为61.5%。与对照(清水)相比,0.25%、0.5%和1%的4种矿物油乳油分别处理过的沙糖桔叶片对柑桔木虱成虫有驱避作用,其中,驱避效果最好的是威持,1%浓度时驱避率达84.85%,0.25%也达71.29%。说明,4种矿物油乳油对柑桔木虱成虫都有显著的触杀和驱避效果,...  相似文献   
745.
番茄潜麦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是起源于南美洲的一种毁灭性入侵害虫,近年来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快速扩散并已入侵我国,对我国茄科作物产业具有高度潜在威胁。番茄潜麦蛾具有潜叶、蛀果、生活史短、繁殖力强等特性,导致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手段对其防治效果有限。国际上针对番茄潜麦蛾生物防治已开展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筛选了一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防治物。本文从番茄潜麦蛾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生防微生物、驱避植物及其提取物几方面入手,系统总结了国际上有关番茄潜麦蛾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在今后我国番茄潜麦蛾的绿色防控中,可深入开展适应我国农业生境的生防物种引进、本土生防生物资源挖掘、生防生物产业化技术研发工作;同时,可通过对生防生物的组合运用和农田景观生态调节等措施促进生防生物的综合利用,以保障我国茄科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