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5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林业   396篇
农学   371篇
基础科学   96篇
  311篇
综合类   2399篇
农作物   366篇
水产渔业   541篇
畜牧兽医   1994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肉羊体脂脂肪酸是影响肉品风味和膻味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利用HP6890型气相色谱仪 ,选择了 5 0日龄、2 0 0日龄和 5岁3个年龄阶段的靖远滩羊 ,比较了不同年龄阶段肉羊体脂肪中短链脂肪酸和硬脂酸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 :短链脂肪酸和硬脂酸从5 0日龄、2 0 0日龄到 5岁有显著的增加。肾脏脂肪中 (公 /母 )短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 (% ) 5 0日龄时为 0 5 2 /0 3 4,而在 2 0 0日龄时已达到 0 79/0 5 4,5岁时其含量为 0 91/0 75。 3个年龄组之间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5 ) ,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C18脂肪酸也显示同样的变化特性 ,在 5 0日龄的羔羊 (公 /母 )中含量仅为 17 2 /3 6 2 5 ,2 0 0日龄增加到 2 7 3 4/4 5 3 5 ,5岁时达到 3 6 0 3 /5 4 65 ,3个年龄组之间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5 ) ,增加的幅度也很显著。背膘脂肪中短链脂肪酸和C18(公 /母 )随年龄增大分别为 0 2 3 /0 11、0 62 /0 42、0 71/0 63 ,16 0 7/18 17、2 4 45 /2 6 66、3 3 5 2 /3 6 13。尾部脂肪中短链脂肪酸和C18(公 /母 )随年龄增大分别为 0 13 /0 10、0 2 3 /0 19、0 3 5 /0 3 3 ,11 76/13 79、19 78/2 0 89、2 0 89/2 2 65。  相似文献   
42.
对中国广西西林水牛和摩拉水牛瘤胃纤毛虫种类分布进行了鉴定检测,并测定了其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同时进行了比较研究。全部检出17属63种25型瘤胃纤毛虫,比以前进行的8种反刍动物瘤胃纤毛虫分布研究中出现的总数和每个宿主个体中出现的平均纤毛虫种数多,种类构成最复杂,其纤毛虫构成特点类似于东南亚地区水牛瘤胃纤毛虫构成特点。其中广西西林水牛中检出了Entodinium biconcavumsp n,是至今从未鉴定记载过的认为是新种的特殊种类。广西西林水牛检出13属54种20型、摩拉水牛检出16属45种11型瘤胃纤毛虫。广西西林水牛瘤胃纤毛虫平均密度为2.13×105/mL,摩拉水牛瘤胃纤毛虫密度为3.43×105/mL。中国水牛瘤胃纤毛虫属别构成中Entodinium属出现率最高,但两个水牛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别,其他属别构成也不尽一致。这与不同品种原来的地理环境分布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关。广西西林水牛瘤胃总VFA浓度为75.60 mmol/mL,摩拉水牛的为58.74 mmol/mL。瘤胃总VFA含量中均为乙酸含量最高,属于典型的粗饲料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广河羊羔肉品质的影响,在广河县羔羊肉生产区,选择不同精粗比饲喂的6月龄健康陶寒杂交(陶赛特羊♂×小尾寒羊♀)断奶去势公羔各3只进行屠宰,取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肱二头肌3个部位肌肉和肾周脂肪、皮下脂肪、尾部脂肪3个部位脂肪,用气象色谱法分析其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所有组织中均检测出3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7种,不饱和脂肪酸21种。脂肪组织中饲喂低精粗比日粮的亚油酸(C18∶2n6c)、α-亚麻酸(C18∶3n3)、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其与饱和脂肪酸比值(P/S)、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高于饲喂高精粗比日粮(P<0.05);饲喂低精粗比日粮的所有组织中花生四烯酸(C20∶4)的含量显著高于饲喂高精粗比日粮(P<0.05);与饲喂高精粗比日粮的羊羔肉相比,饲喂低精粗比日粮既节省了生产成本又明显改善和提高了羊羔肉中脂肪酸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4.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日粮维生素A水平是否与伊比利亚猪生长前期(活重35.8 kg)和育成期(活重158 kg)脂肪细胞分化或脂肪积累差异有关。选取活重16.3 kg的伊比利亚猪分配到两个日粮组,一组饲喂添加维生素A 10 000 U·kg-1的日粮(对照组);另一组不添加维生素A(VAR)。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A的水平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没有影响。维生素A的早期限饲在生长早期极显著增加了背最长肌(LT)前脂肪细胞数量(P<0.001);并且增加育成期中性脂质含量,改善了其组成(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较低的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维生素A的限饲增加仔猪脂肪生成潜力,且不影响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45.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频繁出现,就比如我们每天几乎都有吃的饼干或面包,这些食品中的奶油大多是人工制造而成的,称为“人造奶油”或“植物奶油”.在食品安全面前,我们真正了解人造奶油的相关知识才是正确使用食用糕点的基础.本文就人造奶油的性状、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6.
以野生薄皮甜瓜("马泡",杂交父本)、厚皮网纹甜瓜(杂交母本)和二者杂交的F1代果实为试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其成熟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网纹厚皮甜瓜、野生甜瓜和F1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分别为50、70、79种,3个不同类型甜瓜的果实中共检测出12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58种酯类、10种醇类、4种醛类、12种烯类和36种其它物质;3个类型甜瓜的果实中共同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有23种。3个类型甜瓜的果实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均为酯类物质,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F1代挥发性物质最为丰富,表明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具有超亲优势的潜力,该结果为研究甜瓜挥发性物质代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该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杂交仔猪128头(平均体重约6.3 kg),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仔猪。对照组仔猪分阶段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仔猪分阶段饲喂添加了中链脂肪酸的试验料。试验期为31 d。结果表明:在21~34 d阶段,试验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和造肉成本等指标均与对照组仔猪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35~52 d阶段,试验组仔猪ADGI、ADG和造肉成本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仔猪,但是没有显著差异(P0.05),F/G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可以改善34~52 d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造肉成本。  相似文献   
48.
几种肉牛能量饲料的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谷实类饲料 主要来源于禾本科植物的籽实,我国常用的有玉米、大麦、燕麦、黑麦、小麦、稻谷和高粱等。 玉米中所含的可利用物质高于任何谷实类饲料,在肉牛中使用的比例最大,因而被称为饲料之王。由于玉米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粉碎后的玉米粉易于酸败变质,不宜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49.
50.
形成泡沫的粪坑生物学方面更为活跃,与不起泡粪坑相比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更低,甲烷产生率更高,Daniel Andersen等人在《2014年依阿华州立大学畜牧业报告》上发表观点。1简介深坑猪粪储存系统表面形成泡沫是粪污处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泡沫能够捕获粪水厌氧发酵产生的气体,当泡沫被搅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