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3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581篇
基础科学   29篇
  155篇
综合类   2157篇
农作物   412篇
水产渔业   305篇
畜牧兽医   797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利用花药培养方法培育草莓新品种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育种的新方法.经过几年研究,已筛选出适宜草莓花药培养的培养基并摸索出一整套提高花药苗诱导率和成活率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利用花药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加倍后成为双倍体植株,经过田间试验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就可成为一个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992.
为明确芦笋两性株染色体的细胞学特征,本试验以两性株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试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性株根尖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 n=2 x=8 m+12 sm(2 SAT),染色体的长度比为2.67,核型属于2 B型。两性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果显示,中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二价体的比例为97.65%,四价体的比例为2.35%,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配对不完全的二价体和染色体粘连的现象。在由中期Ⅰ向后期Ⅰ转变的过程中,发现了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12个竹种的45S rDNA和5S rDNA分布特征,并调查这些竹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为竹类植物系统分类和染色体结构等研究提供相应的细胞遗传学资料,为相关的染色体识别提供相应的染色体物理标记。【方法】以毛竹、花毛竹、龟甲竹、早竹、金镶玉竹、白哺鸡竹、紫竹、斑竹、黄秆乌哺鸡竹、人面竹、大明竹和茶秆竹为材料,以45S rDNA和5S rDNA为探针,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45S rDNA和5S rDNA在这些竹种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1)12个竹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 n=48,45S rDNA在12个竹种染色体上展现出一定的多态性分布。(1)毛竹、花毛竹、龟甲竹、早竹、黄秆乌哺鸡竹和斑竹均具有2个45S rDNA位点,且2个45S rDNA位点信号强度和分布位置表现一致。(2)茶秆竹、人面竹、白哺鸡竹和金镶玉竹也具有2个45S rDNA位点,其中1个位点较为稳定,位于染色体末端,另外1个位点断裂严重,经常脱离分布位置。(3)紫竹和大明竹具有2个45S rDNA位点,这对位点在信号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紫竹表现更明显。2) 5S rDNA在12个竹种染色体上展现出了...  相似文献   
994.
The similarity in gene order between closely related taxa suggests that genomic information from model systems should facilitate gen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in target crops. If this is the case, a great deal of effort and investment can be saved by focusing attention on a few model systems that have appropriate applicability. Pea (Pisura sativum) provides a good test case: its genome is large and the insertion sites for repetitive elements, which comprise the bulk of its genome, are highly polymorphic (Jing et al., 2005; Vershinin et al., 2003), so we expect a great deal of structural polymorphism between the genomes of Pisum lines. Yet the genetic map of Pisum is essentially coUinear with Medicago (Choi et al., 2004; Kalo et al., 2004).  相似文献   
995.
There are several strategies that can be applied in SNP discovery, as for example the locus-specific amplification of target genome regions (Primmer et al., 2002; Van et al., 2004) or simultaneous assembly of anonymous sequences which are the product of whole 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 (Webber and Myers, 1997) or reduced representation shotgun sequencing (Altshuler et al., 2000). The majority of these methods are highly cost-prohibitive, however, and there is a necessity for development of new strategies that would be more suitable for small and medium-scale 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996.
三个卷瓣组百合的根尖染色体C-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染色体组型分析进行种和种质资源的识别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利用Gemisa C-分带方法对三个卷班组百合南川百合(L.rosthornii)、川百合(L.davidii)和金佛山百合(L.jinfushanense)根尖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南川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10C 8CI 2I 2N 2,川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4C 2CI 2I 6I 2I 2I T 2T 2CNT 2,金佛山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4C 4CI 4CI 4L 2I 2I 2I T 2.通过GemisaC-分带方法不但可以很好的区分各种的各条染色体,而且可以很好的区分这三个卷瓣组野生百合.  相似文献   
997.
为保护尖翅燕鱼(Platax teira)的遗传资源,探索该物种的起源和进化状况,分别以尖翅燕鱼头肾、鳍条和鳃组织为实验材料,用冷滴片法经Giemsa染色共分析了8尾幼鱼的110个中期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染色体数为2n=48,占所观察分裂相的86.36%;48条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区间为(1.90±0.123)~(4.67±0.220)。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尖翅燕鱼进化与高位鱼类的典型核型一致,在尖翅燕鱼染色体中尚未发现有多倍体的现象,也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研究结果为尖翅燕鱼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本信息,并为其种质的鉴定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98.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直接、准确、便捷等特点,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新的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对染色体原位杂交探针、染色体原位杂交靶DNA类型、染色体原位杂交新技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9.
动物精子的性别可通过流式精子分选仪和DNA标识进行鉴定,而利用鉴定性别的精子(即性控精子)并借助人工授精技术或其它授精技术产生的后代,在过去5年中估计已多达30000个(其中大多数是母牛)。有关文献资料证明,能有效地区分X精子和Y精子的唯一标记物是精子染色体中的DNA。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地采用的方法是Beltsville精子分选技术,该技术根据X精子群和Y精子群中DNA相对含量上的差异,用荧光染液(Hoechst33342染液)标记精子,随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经荧光标记的精子,从而达到分离精子的目的。目前,X精子或Y精子正常的生产速度是每小时1500万个,该项技术已在家畜、实验动物和动物园动物中应用,如果将该技术应用在人上,在预选后代性别比例上可达90%~95%的成功率。因动物品种不同,性控精子在动物体内的授精部位也不相同。常规的人工授精技术、宫内授精技术、输卵管内授精技术、用于胚胎移植的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或子宫角深部授精技术均能有效地使动物怀孕,至于利用哪种技术进行性控精子的精则取决于动物品种。尽管所有动物都能获得高纯度的分选精子,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利用低剂量精子还难以让母猪怀孕。子宫角深部授精技术每次授精0.5~1.00亿个性控精子已能产生可喜的效果:利用特制的输精管,输入常规人工授精所需精子量的五十分之一的性控精子,足以使动物怀孕。性控精子通过常规的授精技术能够被猪成功利用前,还需重新设计输精管,同时输精的次数和每次授精时精子数量也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分选精子的低温保存技术已被牛人工授精普遍采用。尽管已能利用冷冻的性别分选精子生产小猪,但是性别分选精子经冷冻和解冻处理后在常规生产中的应用还未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本文将讨论猪精子性别分选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并重点探讨将性别分选技术应用于养猪生产中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000.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从筛选出的46对在华山新麦草与小麦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中选出7对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对20个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附加系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发现:出现了11个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类型,说明在这20个附加系中包括了华山新麦草7个同源群的附加系,并探讨了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杂交及其后代衍生过程中发生华山新麦草染色体间重排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