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09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85篇
  105篇
综合类   862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418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牡丹江地区山野菜资源的基本情况1.1分布情况:牡丹江地处山区、半山区,地形地貌特征为“九分山水一分田”,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城市。全市森林面积302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8%,属于我国东北东部山地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有200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可开发利用的山野菜有80多种,目前作  相似文献   
22.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花椰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botrytisL .)起源于欧洲地中海东部沿岸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 ,1 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花椰菜质地洁白娇嫩 ,营养丰富 ,风味鲜美 ,现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地获得纯合系 ,在蔬菜杂交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当前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方法〔1~4〕。但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目前仍不成熟 ,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详细报道〔1,5~ 7〕。本试验以 1 2种花椰菜基因型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成功地诱导出了胚状体 ,并获得再生植株。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23.
候立群  赵萍 《中国果菜》2005,(3):i002-i003
前言波兰位于中欧东北部,北濒波罗的海,西部是德国,南部是捷克、斯洛伐克,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相连。面积31.2万平方千米;人口3800多万;属中等发达国家。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果业又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4.
卓尼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境内海拔在2100~4920m之间,全县总土地面积813.7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48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1.3%。草地类型以灌丛草甸草场、亚高山草甸草场和森林草甸草场为主。市牧业是卓尼县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草地是全畜牧业生产和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草原植被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安危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
奈曼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的西南部,科尔沁沙地腹地,海拔260~570m左右,整体地貌可用南山中沙北河川来概括.全旗土地总面积为81.29万hm2,其中耕地及林业用地40万hm2,土地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果树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到2001年全旗共发展果树0.9万hm2,756万株,产量300万kg.其中金红苹果(123)0.4万hm2、200万kg,山杏0.33万hm2、4万kg.  相似文献   
26.
干旱指数及其在青海东部旱区特征分析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土壤水分平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和评估旱害的5项指标:贫水指数、凋萎指数、降水指数、综合指数和干旱指数,并依据干旱指数对乐都浅山地区1961~1999年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年型分类。结果为:39a间共发生特大旱1a,大旱年3a,中旱年19a,轻旱年11a,平水年5a;发生机率分别为2.6%、7.69%、48.72%、26.21%、12.82%。同时认为青海东部地区旱区作物需水和耗水参数矛盾突出,干旱几乎年年发生,具有明显的难以预测性、多变性和不可控性。  相似文献   
27.
对柴达木盆地地产育肥饲草料进行了营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地产饲草料育肥家畜的日粮配方,与省内其他地区育肥家畜日粮配方的营养水平基本相当,只是磷含量较少,应适当增加磷比例。  相似文献   
28.
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梅 《草业学报》2018,27(3):13-23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全区年降水量仅为110 mm左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柴达木盆地气温大幅升高,降水量明显增加,气候逐渐向暖湿化方向发展。基于柴达木盆地10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月气温、降水等观测资料、GIMMS和MODIS 1982-2016年卫星遥感资料,利用线性趋势、综合顺序分类法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不同区域和主要类型植被NDVI值多年变化趋势及其植被演替特征,结果表明,1982-2016年柴达木盆地四周高寒区和盆地内干旱荒漠区植被NDVI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系数分别为0.0090/10年、0.0011/10年;温性荒漠类、低地草甸类植被NDVI呈微弱增加趋势,趋势系数分别为0.0011/10年、0.0036/10年,而高寒草原类植被NDVI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趋势系数为0.0058/10年。柴达木盆地气候极其干旱,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植被NDVI值与年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蒸发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以气温发生突变的1987年为界,植被主要朝着温暖化和湿润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年代变化,寒温带植被类型逐渐减少,微温带植被类型逐渐增多,同时湿润度级别有所升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微温微干和微温微润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29.
‘沈红’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育成的苹果新品种,2010年通过品种审定。母本为123(‘金红’),父本为‘富士’,1978年进行人工杂交。由于当时选育目标偏重于大果型,该品系未能入选。后来发现该品系除果个较小外,树体抗寒性强于‘寒富’,果实品质优于‘寒富’,自2004年开始区域试栽,2007年引到铁岭。  相似文献   
30.
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虽然民间力量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其数量在逐渐增长,但网围栏、狼害、饮水困难等因素仍在威胁着普氏原羚的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