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林业   493篇
农学   477篇
基础科学   214篇
  163篇
综合类   4874篇
农作物   392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727篇
园艺   1053篇
植物保护   117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4篇
  1957年   15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沈鸿标  林玲玲 《江西植保》2003,26(4):166-167
使用绿得宝(100亿活芽孢/g Bacillusthuring lensis,500ug/g Abamectin)防治松毛虫,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绿得宝对松毛虫有特效。采用浓度2ml/L常规容量喷雾、浓度20ml/L及40ml/L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62.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萎星可溶性粉剂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生产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克萎星防治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叶面喷施,防效71.7%~100%,最佳施用浓度500~1000倍液,间隔期7~10d,棉花安全。  相似文献   
63.
几种药剂对甘蓝上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6%虫酰·苏+Bt(满贯)可湿性粉剂60 g/667 m2对斜纹夜蛾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83.36O~87.36%,持效期为3~5 d,显著高于16 000 IU /μL苏云金杆菌(千胜)悬浮剂 50 mL/667 m2的62.56%~68.65%和4.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防效21.43%~44.54%,低于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20 g/667 m2防效85.25%~97.44%。  相似文献   
64.
O3对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与大田试验,明确O3对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病害发生初期,用O3发生器隔天施放O3,每天施放3次,每次40min,间隔20min,O3浓度维持约1mg/kg,施放后7天,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及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3.4%、53.6%、68.7%和65.0%。室内施放O3 60s,间隔20min,持续12h,对温室白粉虱、南美斑潜蝇成虫杀伤力为100%。O3对黄瓜植株安全,但随着黄瓜生育期的推进,对O3的忍受能力依次减弱。苗期忍耐O3最大浓度为1~2mg/kg,结果期0.4~1mg/kg,后期0.2~0.4mg/kg。O3防治黄瓜病虫害新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方便、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尤其在黄瓜定植前对棚室进行大剂量消毒,可不留死角,且有效地解决了硫磺等药物消毒所造成棚内一些设施的破坏及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难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于 1 998~ 2 0 0 1年对豫东地区梨树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 ,在调查研究梨锈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5°Be石硫合剂、0 3 %五氯酚钠及 0 3 %五氯酚钠加 1°Be石硫合剂铲除冬孢子角的效果均达 98%以上。在生长期用药以 2 5 %的粉锈宁 1 0 0 0倍液防效较好 ;喷药次数以连喷 3次防治效果为好 ;喷药时期以冬孢子角胶化期尽早喷施为好。  相似文献   
66.
发展禽业生产,做好禽病防冶工作至关重要。只有科学合理地用药,才能真正起到防治禽病,保证禽业健康发展。但在养禽生产实践中,许多养殖户在禽病防冶中存在着用药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禽病的防治效果。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禽病防治过程中用药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67.
高寒牧区牛羊"三蚴病"防治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 ,了解和掌握海北高寒牧区牛羊不同年龄的“三蚴病”的感染情况及疫情动态 ,正确评价和分析在高寒牧区大面积开展“犬犬投药、季节驱虫”为模式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8.
银杏酮下脚料防治韭菜根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银杏酮下脚料防治韭菜根蛆,防治效果85%左右,与高毒农药防治效果相似,对人畜无毒害作用,不造成环境污染:银杏酮下脚料是研制防治韭菜根蛆无公害农药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69.
印楝杀虫剂防治蝗虫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楝杀虫剂是公认的最优秀的生物农药之一,在环境中无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黄脊竹蝗(Cerao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oris nigricornis)、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血黑蝗(Melanoplus sanguinipes)和泣黑背蝗(Eyprepocnermis plorclnS)等多种蝗虫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并具有独特的杀虫作用机理,是防治蝗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70.
长期以来,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而药物的普通剂型(口服用的散剂、片剂、注射剂、洗浴、喷洒用的液体制剂等)仅能一次性地杀死正在寄生的虫体,而无预防寄生虫感染作用,在大规模养殖条件下,大量动物用药又需耗费大量人力,为提高防治效果,节省人力和药物,制药与寄生虫学科技人员研究出了多种特殊剂型,近10多年来研制工作发展较快,目前已具长效、透皮吸收、舐食及具引诱调味等4类不同功能的制剂。1 长效制剂这类制剂主要具有较长时间预防寄生虫感染作用,某些种类制剂能在家畜体内自动按时释放治疗剂量药物,可以大量节省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