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6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1032篇
农学   318篇
基础科学   52篇
  78篇
综合类   2694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2304篇
园艺   831篇
植物保护   51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本试验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根结线虫病原物开展分子鉴定,确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接着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份一年生辣椒种质和10份中国辣椒种质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鉴定,计算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并通过比较隶属函数,发现其中3份辣椒种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抗病性最强的是L518M和L525-1M,L42M次之;10份表现为中抗;7份表现为感病,抗病能力最弱的是L69-1M;未发现免疫品种.本研究发现中国辣椒种质的抗病性整体高于一年生辣椒,是重要的抗病种质来源,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抗病育种和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春林 《蚕学通讯》2003,23(4):41-42
1 我区蚕业现状我区的蚕业生产在 90年代前都保持持续发展的趋势 ,1 990年养蚕 2 .1万张 ,首次突破产茧 50 0t大关 ,继后四年中 ,产茧均以 2 50t速度递增 ,1 994年养蚕 4 .6万张 ,产茧 1 50 0t,茧款收入达 1 80 0万元 ,达到了我区蚕业史上的最高峰 ,涌现出产茧 1 50t的乡 1个 ,1 0 0t的乡 2个 ,50t乡 1个 ;养蚕收入 1 0~ 1 5万元的专业村 3个 ;1~ 2万元的大户 2个 ;曾出现过市劳模养蚕状元袁天奇 ,年养蚕 56张 ,收入 2 .8万余元而远近闻名。以后随着市场的变化 ,茧价下降等原因 ,全区挖桑毁桑特别严重 ,养蚕逐年减少 ,至 2 0 0 0年全区养…  相似文献   
3.
本品种是农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经组织专家验收;参加广东省抗青枯病桑树一代杂交组合品比试验,于1994年3月17日通过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认定桑抗一号在参审组合中抗青枯病力最强,叶质较好,但产桑量稍低,建议可在青枯病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斑啄木鸟及诱饵树防治桑天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两年对斑啄木鸟啄食桑天牛越冬幼虫的系统观察表明,在斑啄木鸟种群密度约为0.37 ̄0.55只/hm^2时,其平均啄食率可达24.71%,啄食高峰期在1月份。用栽植构树饵树诱杀桑天牛成虫的方法,两年后使试验林有虫株率下降了51.3 ̄84.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鹧鸪养殖作为一种肉禽养殖业 ,近几年发展较快 ,但各种各样的疾病也相继出现 ,寄生虫病也不例外。但人们容易忽视寄生虫病对鹧鸪的危害 ,如毛滴虫病有时会造成 90 %的死亡率。因此 ,应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注意平时的预防与治疗。目前常见的对鹧鸪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6.
2003年林业病虫害发生总量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蛀食性等危害性病虫频繁发生,外来有害病虫威胁加大,如毁灭性国际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病已在一些地区蔓延危害。针对林业病虫发生的趋势和特点,在防治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以提高控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加强了森防检疫体系建设,重点推广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以及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和防治新药械、新技术,从而有效地抑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2003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为878.5万公顷,防治面积574.2万公顷,占发生面积的65.36%。与2002年相比,发生面积增加了54.9万公顷,防治面积增加了17.7万公顷,森林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及灭火灵应用技术,在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等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山药在生产中,经常发生山药炭疽病、山药茎腐病、山药叶斑病、山药根结线虫病等。主要靠种子、土壤、粪肥等进行传播。以上病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山药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效益减少。  相似文献   
8.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6,28(6):42-44
专利名称:一种替代呋喃丹(克百威)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组合物专利申请号:CN03141610.1公开号:CN1476760提供一种代替高毒农药呋喃丹(克百威)的新型杀虫剂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由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复配而成,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少残留等特点,用于水稻拌种能控制整个秧田期害虫为害,具有驱避鼠、雀等功效。该组合物同时也能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9.
倪建新 《江苏蚕业》2003,25(2):43-44
<正> 众所周知,养蚕过程中桑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儿的生长发育,我镇近两年来加大了推广引进桑树新品种的力度,重点引进以农桑12号为主的农桑系列品种。由于该桑品种产量高,桑叶中营养价值高,抗逆抗病性好,较其它品种有巨大的优势,所以推广不久就受到了农户的欢迎。我们为此于2002年春蚕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即分别用农桑12号和湖桑32号两种不同品种的桑叶饲育同一品种、批次的家蚕,并对其饲养成绩及茧丝质指标等结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砂拉越洲金辉蚕桑农场自1999年开始从我国引进杂交桑进行栽培试验,前报对其生长发育、产叶量及抗病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中国杂交桑对当地的生育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表现较高的生产性能,与当地栽培的桑品种相比,塘10×伦109产量较高,粤桑2号的抗病性较强,丰驰桑在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