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果树桔小实蝇的为害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小实蝇俗称果蛆、针蜂,原产于我国台湾和日本,是一种检疫性的果蔬害虫。近年来,此虫以卵和幼虫随各类被害果品进口、调运而传播、扩散。软皮果类受害特别严重,其为害果实.种类达150种之多.当中以番石榴、杨桃、芒果、柑桔、枇杷、桃、李、柿、枣等水果受害最为严重,堪称“水果杀手”。幼虫常群集在果实内蛀食,每果内有幼虫数头至数十头.被害果局部或全部腐烂成糊状.出现早熟、早黄、早落的现象,由此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受害严重时则导致绝收。  相似文献   
22.
拟输日本芒果蒸热杀虫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蒸热处理的方法,可杀死接入鲜芒果中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的卵和幼虫。经测定,1龄幼虫较24h卵和2~3龄幼虫对蒸热高温更具忍耐力。在蒸热果实中心温度升至47℃时,保持10min,可将49602.6头2龄幼虫完全杀死。处理试验的结果,完全符合日本政府的植物检疫要求。  相似文献   
23.
桔小实蝇检疫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桔小实蝇是东南亚国家蔬菜和水果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口岸检疫截获的批次与数量逐年上升,研究表明;溴甲烷熏蒸芒果,在29℃用药35g/m^3处理3h或用药30g/m^3处理3.5h能100%杀死果内实蝇幼虫,对品质无影响;地下热水46℃处理芒果60min,能100%杀死实蝇幼虫,对品质无影响;用1千戈瑞的钴60辐射实蝇成虫和1.5千戈瑞处理幼虫和卵,死亡率为100%,但辐射对小瓜品质有轻度伤害,微波炉内处理50s能100%杀死南瓜内的实蝇幼虫,但对品质有轻度影响。  相似文献   
24.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生殖器官内的共生细菌.利用Wolbachia表面蛋白wsp基因的1对通用引物81F和691R,对广东省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地理种群感染Wolbachia状况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珠海地理种群有1个个体感染Wolbachia,其他种群均未见感染;广东省桔小实蝇种群感染Wolbachia的概率为0.4%.  相似文献   
25.
[目的]揭示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了解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2~2013年,在贵州兴义混合果园采用桔小实蝇专用雄性外激素进行全年诱捕,对当地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就寄主植物、主要气候因子对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桔小实蝇在兴义常年发生,年度间无差异(F=0.013,P=0.911);1~4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较低,5月开始迅速上升,于7~9月形成种群高峰,最高的2013年9月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到1861头,10月种群数量迅速下降,至年底仍能稳定诱捕到桔小实蝇.结合生物统计软件综合分析表明,温度、降雨、平均水汽压和寄主植物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结论]桔小实蝇种群在兴义的年度变动受寄主植物和温度、降雨、平均水汽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强度、影响方面和主要时间不同,各因素间也相互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形成综合效应,共同塑造、形成了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基本模式.每年7~9月是兴义桔小实蝇自然种群数量最大的时期,生产上应密切关注此时的种群动态,并根据其危害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6.
【目的】克隆桔小实蝇14-3-3蛋白的基因(Bactrocera dorsalis 14-3-3,Bdor 14-3-3),研究Bdor 14-3-3 mRNA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探索其是否参与了桔小实蝇的发育过程。【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Bdor 14-3-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研究Bdor 14-3-3 mRNA在桔小实蝇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获得了Bdor 14-3-3基因,其编码区长度为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析表明,在昆虫纲中,桔小实蝇与刺舌蝇14-3-3蛋白的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8.8%,与豌豆蚜的序列一致性最低,为85.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dor 14-3-3 mRNA在桔小实蝇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都有表达;在雌虫头(去除触角)和翅中的相对表达量均较高,分别是触角的1.39和1.44倍;在雄虫胸和后足中的相对表达量均较高,分别是前足的1.28 和1.23倍。在蛹的早期发育过程中Bdor 14-3-3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到7 d蛹期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峰,是10 d蛹的4.91倍。【结论】克隆获得了Bdor 14-3-3基因,其表达的14-3-3蛋白可能参与了桔小实蝇的变态发育过程,尤其在蛹的发育过程中Bdor 14-3-3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克隆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P450基因,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及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可能存在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桔小实蝇P450基因CYP6A4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研究CYP6A41mRNA在桔小实蝇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采用Homology程序模拟构建CYP6A41蛋白的三维结构,应用CDOCK程序将之与甲酸乙酯、乙酸乙酯、甲基丁香酚3种气味分子进行模拟对接分析。【结果】克隆获得了桔小实蝇P450基因,并命名为CYP6A41。CYP6A41阅读框全长1 530 bp,编码509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与桔小实蝇的另外一种P450蛋白CYP4D46序列的一致性最高,达99.2%。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YP6A41在桔小实蝇不同发育时期都有表达,并且在化蛹第1天表达量达到最高峰;CYP6A41在各组织中也都有表达,但以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雄虫生殖节中的表达量约是雌虫的6.8倍;对接结果表明,CYP6A41蛋白与3种小分子化合物均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结论】CYP6A41在桔小实蝇雌雄生殖节中的差异表达,暗示该蛋白在雄虫生殖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CYP6A41在化蛹第1天及触角中的高表达量暗示CYP6A41不仅参与了蛹早期的发育过程,且可能参与了嗅觉气味分子的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28.
2018—2019年分别对广西桂北地区8个县(区)桃、李、梨的11个品种31个果园进行了桔小实蝇为害调查,同时用果瑞特?0.1%阿维菌素浓饵剂进行了防控试验,分别对其持效期、杀雌率、虫果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了田间效果评价。调查表明:桔小实蝇几乎可为害广西桂北地区所有的桃、李、梨品种,虫果率为0~56.76%。试验证明:果瑞特0.1%阿维菌素浓饵剂对桔小实蝇杀雌率可达40.61%,持效期10d,虫果率一般在5%以下,小面积果园(≤0.33hm2)使用亦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绿色环保,使用简单、省工省时、可操作性强,可在桃、李、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用时在果实采收前15~20d开始喷药,每隔7~10d喷一次,每667m2喷10~12个点,每点喷药面积0.5~1m2,喷在树冠中下部叶片上,连喷4~6次,虫果率可控制在0~2.76%。  相似文献   
29.
葡萄作为桔小实蝇寄生的测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广勤  梁帆 《植物检疫》1996,10(3):142-143
  相似文献   
30.
三种Bactrocera属实蝇幼虫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  李冠雄 《植物检疫》1996,10(6):355-358
本文报道了用扫描电镜观察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瓜实蝇B.cucurbitae和南瓜实蝇B.tau3龄幼虫头部、前气门、后气门和肛区形态特征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