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28篇
  35篇
综合类   1852篇
农作物   155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429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24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桑椹醋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用DPPH法测定了桑椹醋的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均高于TBHQ,其大小顺序依次为甲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TBHQ。  相似文献   
992.
阙金华 《农家致富》2007,(12):26-26
淮稻10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08。来源与类型:原名“淮9836”,属迟熟中粳稻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984180/武运粳8号杂交.于2002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93.1公斤;  相似文献   
993.
分别测定了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大口鲇(S.meridionalisChen)以及杂交鲇(鲇♀×大口鲇♂)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每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等6个血细胞指标和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以及铁饱和度等4个血清铁指标,结果表明杂交鲇在呼吸功能上具有较强的优势;鲇、大口鲇以及杂交鲇血清转铁蛋白的PAGE分析表明:杂交鲇Tf表现型种类多、遗传均一性较好;杂交鲇血清Tf等位基因a、b和c分别来自大口鲇血清Tf等位基因a、鲇血清Tf等位基因a以及鲇和大口鲇的血清Tf共有的等位基因b。由此推断,杂交鲇比其亲本的耐低氧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9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腈·唑磷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乳油.三唑磷微乳剂与锐劲特悬浮剂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也明显高于三唑磷乳油与锐劲特混用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试验结果表明 :45 %异·嗪WP不仅对麦田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对阔叶杂草也有优异的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对后茬作物也没有负面影响。推荐用量 1 50 0g/hm2 。  相似文献   
996.
进行了32%毒死蜱·氟虫腈EC防止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此药剂杀虫及保叶效果较好,且对米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97.
“武香粳14号”属早熟晚粳稻新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和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京58∥248—5/254—13∥武香粳9号”杂交而成,于1999年成育,2002年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998.
根据中国玉米杂交优势利用模式,就国内种质系的选育对武109自交系用含唐四系、旅系种质的自交系进行了改良研究和自交选系。结果表明,选育的自交系8126一般配合力高,在5.77万株/hm2下测配新组合大穗大粒,抗病抗倒,结实性好,高产稳产,开发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99.
常用化学药剂防治棉铃虫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防治棉铃虫的常用药剂50%辛硫磷乳油,50%甲基对硫磷乳油,5%高效氯氰菊48乳油,混配剂40%久敌乳油,40%辛·甲·高氯乳油在淮北二代棉铃虫上进行了药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辛·甲·高氯乳油亩用50~60ml防效达90%以上,残效期5天,可以在我省淮北棉区推广使用;40%久敌乳油亩用50ml,5%高效氯氰菊酯亩用40ml,防治棉铃虫效果70%~85%,可根据虫情选择使用;50%辛硫磷乳油和50%甲基对硫磷乳油亩施50ml单用效果不理想。氯氰菊酯在我省淮北棉区的抗药性水平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白杨新杂种毛新×银灰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对毛新×银灰双交杂种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表明:采用温室硬枝扦插和大田硬枝扦插均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但必须注意以下技术措施:①只要是根萌枝条,粗度在5mm以上均可以用于硬枝扦插,或采用先一年根萌硬枝扦插苗的苗干作硬枝插穗也是可行的;②插穗必须浸水和两端部削光滑;③采用的激素和浓度为生根粉(ABT)1号500ppm或吲哚丁酸(IBA)500ppm+萘乙酸(NAA)500ppm速蘸处理,可以获得80%以上的满意效果;④温室扦插时,必须进行炼苗环节.此外,建立采穗圃或根繁圃,并加强其管理,是提高其快速扩繁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