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4篇
  17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439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71.
使用移动机器人来定位气味源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机器人主动嗅觉是指使用机器人自主发现并跟踪烟羽,最终确定气味源所在位置的技术。本文对当前主动嗅觉技术进行概述,并根据生物嗅觉行为介绍一种气味源定位算法,这种算法不依赖某一点气味浓度值,仅依靠气味浓度变化率就可找到气味源。并在高斯模型下对烟羽分布模型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972.
为了探究辐照对高粱小曲白酒催陈的效果,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检测技术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剂量(0、2、4和6 kGy)辐照处理后高粱小曲白酒的气味、滋味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后样品的主要气味组分不变,均为W5S(氮氧化物)、W1S(烃类物质)、W1W(无机硫化物)、W2S(醇类和部分芳香型化合物)、W2W(芳香化合物和有机硫化物),但辐照处理对高粱小曲白酒气味产生明显影响;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后样品滋味指标中苦味差异不显著(P> 0.05),甜味和酸味差异显著(P <0.05),其中样品的酸味表现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酸味值增加的趋势;不同剂量辐照处理样品的主要成分含量与对照的差异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大。总体而言,高粱小曲白酒经辐照处理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老熟现象,其变化规律符合白酒自然老熟规律,可在生产过程中尝试用辐照催陈高粱小曲白酒,以提升其品质。  相似文献   
973.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MS)鉴定福建省6个香牙蕉品种(品系)在不同后熟时间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法评价香牙蕉的香气特征。结果表明:6个香牙蕉品种(品系)在后熟过程中共检测到36种挥发性风味成分;成熟度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成熟度升高,醛类成分相对含量先升高后持续下降,酯类成分在后熟第7 d时检出并持续升高,后熟至第10 d时为86.02%~92.32%;(E)-2-壬烯醛、反-2-,顺-6-壬二烯醛、正己醛、2-正戊基呋喃、反-2-己烯醛是青香蕉中的关键香气成分,丁酸异戊酯、1-甲基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是黄香蕉中的关键香气成分;醇类、酮类成分相对含量较低且对香牙蕉整体香气无影响。探析福建省香牙蕉挥发性风味成分特点,补充了青香蕉风味成分数据库,为香牙蕉育种、贮藏保鲜及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4.
烟草中香气成分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气是决定烟草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评判感官品质的主要特征。对近年来烟草挥发性成分研究中常用的提取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介绍烟草重要香气鉴定方法。经文献调研发现,同时蒸馏提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是常用的提取和鉴定定量方法,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和气味活性值在烟草香气研究中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可结合香气重组及添加/缺失等方法深入表征烟草香气,为烟草中香气成分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5.
天然花果与传统茶组合能够显著提升复合茶的风味丰富度,蜜桃乌龙复合茶兼具乌龙茶与桃的特征性风味品质,深受茶叶消费者追捧,目前针对市售蜜桃乌龙复合茶特征风味品质形成机理的系统研究较为缺乏。利用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barsorptiveextraction, SBS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14个具有典型“桃香”属性的蜜桃乌龙复合茶样品进行分析,鉴定出14个醇类、3个酚类、3个含氮杂环类、6个含氧杂环类、8个内酯类、14个醛类、16个酮类、8个烯类、5个有机酸类和41个酯类化合物,其中γ-癸内酯(16.75%)、γ-十一烷酸内酯(11.72%)、芳樟醇(10.31%)、δ-癸内酯(10.23%)、乙酸叶醇酯(5.28%)、γ-辛内酯(4.77%)、反式β-紫罗酮(3.30%)是较为重要的挥发性成分。此外,感官审评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结果表明,反式β-紫罗酮、大马士酮、芳樟醇、δ-癸内酯、乙酸异戊酯、γ-十一烷酸内酯、乙酸叶醇酯和正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