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113篇
农学   237篇
基础科学   42篇
  146篇
综合类   1644篇
农作物   122篇
水产渔业   99篇
畜牧兽医   820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42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水稻安全,药后7、14 d对稻纵卷叶螟的虫口防效和卷叶率防效均以900 mL/hm2处理为最好,但仍然稍差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82.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杭白菊夜蛾类害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杭白菊夜蛾类害虫有较好防效,在低龄期使用,用药量150 mL/hm2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20%氯吡·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春小麦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安全性.结果表明,20%氯吡·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密花香薷、遏蓝菜、藜、苦苣菜、泽漆、大刺儿菜、冬葵等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推荐剂量以900~1 050 g/hm2为宜,于春小麦3~5叶期兑水300 kg/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供试的乐麦5号、高原483春小麦品种安全,除草后小麦增产率为7.44% ~ 17.08%,总体增产效果高于对照,在春小麦田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84.
为明确34%氯吡·唑草酮可湿性粉剂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进行了34%氯吡.唑草酮防除冬小麦田阔叶杂草试验。结果表明,34%氯吡·唑草酮对麦田阔叶草如荠菜、牛繁缕、猪殃殃等有较好的防效,但施药后7 d小麦叶片有药害斑点,施药后18 d斑点消失,小麦生长后期未见影响。推荐剂量为34%氯吡.唑草酮450~600 g/hm2。  相似文献   
88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及其不同剂量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在防治期内施用600 g/667m^2、700 g/667m^2、800 g/667m^2防治二化螟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于水稻二化螟2龄盛发期前10 d施药,药后21 d防治效果为86.18%-100%、药后30 d防治效果为84.62%-96.41%、药后40 d防治效果为82.28%-92.86%,持效期达40 d。其中700-800 g/667m^2药剂效果最佳,速效性高、持效期长,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生产上推广使用时,以水稻二化螟2龄盛发期前10 d按剂量每667 m^2拌细土10 kg均匀撒施最好。  相似文献   
886.
为了寻求防治小麦蚜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了氯氰·毒死蜱EC防治小麦蚜虫试验,结果表明,220 g/L氯氰·毒死蜱EC对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增加而上升,其中药后3 d、7 d 220 g/L氯氰·毒死蜱EC 50 mL/667m2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2.4%、90.8%,与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效果相仿,并极显著优于10%氯氰菊酯EC 50 mL/667m2的防效(P〈1%),药后14 d 220 g/L氯氰·毒死蜱EC 50 mL/667m2的校正防效达88.9%,极显著优于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10%氯氰菊酯EC 50 mL/667m2(P〈1%)。220 g/L氯氰·毒死蜱EC50 mL/667m2速效性较高、持效期较长、安全性较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87.
通过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驱避作用试验,测试氯虫苯甲酰胺对黑胸散白蚁的药效。结果表明,黑胸散白蚁对2.50 g/g以上的氯虫苯甲酰胺比较敏感,药后7d死亡率达到55%以上,传毒有效时间为7d~14d,且对该药剂无忌避作用。由此可初步看出,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白蚁防治药物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88.
贯彻“绿色植保”理念,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护环境生态安全为目的.在有效控制水稻病虫为害的同时,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二化螟进行减量控害增产技术示范试验,示范区减少农药用量15%,水稻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水稻产量增加5%~10%。  相似文献   
889.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法同时分析西瓜、杨梅中多效唑、氯吡脲和咪鲜胺3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用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反相液相色谱分离,采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用基质匹配标准品的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5~0.2 mg/kg范围时,西瓜中多效唑、氯吡脲和咪鲜胺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4%~99.4%、85.6%~98.7%和88.8%~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7%~4.0%、2.5%~3.6%和2.3%~4.6%;杨梅中多效唑、氯吡脲、咪鲜胺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3%~99.3%、84.6%~98.2%和83.6%~99.2%, RSD 分别为2.4%~4.5%、2.9%~3.7%和2.2%~3.9%。该方法对两种水果中3种农药的检出限 (LOD)均为0.5 μg/kg,定量限(LOQ)均为1.7 μg/kg。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定量准确、测定浓度范围宽,可用于多效唑、氯吡脲、咪鲜胺在西瓜、杨梅等水果中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890.
加速溶剂萃取GC-NCI-MS法测定糙米中氯硝胺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理  吴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22-12224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糙米中氯硝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采用丙酮-正己烷(体积比1∶2)萃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HP-FFAP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GC-NCI-MS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测定,外标法定量。并对提取溶剂、萃取温度、不同冲洗体积、静态萃取时间和循环次数等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当添加水平为1、2、10、20、100μg/kg时,方法回收率为93.6%~102.8%,相对标准偏差为2.2%~6.2%,检出限是1μg/kg。采用保留时间和选择监视离子丰度比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加速溶剂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技术净化糙米中氯硝胺减少了分析时间和溶剂消耗。[结论]试验成功建立了GC-NC-MS的选择离子监测的测定方法测定糙米中氯硝胺残留量,有效地减少基质杂质对分析灵敏度和方法检出限的影响,提高了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